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财政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签约亿元项目不少于15个,其中,十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同比增长21.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7万元,同比增长15%。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适应新要求,在加快新区建设上有新作为
每一位乌江人都要视江北乌江新区建设为己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视江北乌江新区建设为己责,以实际行动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大变样”的战略目标。
围绕同频共振抓认识。启动江北乌江新区建设是县委、县政府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重大战略,也是高水平打造宁马合作样板区的创新之举,更是乌江镇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镇上下必须在思想上绝对认同、绝对服从,行动上全力支持、全面参与,用实际行动推动乌江大发展。
围绕新区定位抓发展。依托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及产业资源,以乌江工业园为主要载体,努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品牌服饰”四大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以明发江湾新城、华夏幸福小镇为龙头,全力打造高端大气的乌江现代新城;以七星湖、青龙湖、双桥河三大湿地公园为依托,拟引入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商务办公、楼宇经济等产业,做到在理念规划上与宁互融、基础设施上与宁互联、产业形态上与宁互补、人文交流上与宁互通。
围绕征迁拆违抓保障。持续深入开展“征地拆迁规范提升巩固年”活动,确保全年完成征地4000亩,拆迁885户。控拆违不光是提升新区品位品质、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更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执行能力的具体实践。必须继续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落实好“两治三改”三年工作计划,做到以打促拆,以拆促征。
二、把握新常态,在壮大经济实力上有新作为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为推动全镇跨越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
狠抓优化存量。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紧盯重大项目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长三角建材电商物流园项目一期开业运营,解决就业1万人,实现税收2000万元;推动实友电器、奥佳防水材料等项目投产达效,实现税收500万元;进一步激发明发新城、华夏幸福等项目活力,加快明发二期、三期以及孔雀城二期项目建设,力争税收超1.5亿元。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建设,推进长三角二期、AVK八期、京晶光电、中润机械等项目早日建设。
狠抓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乌江企业孵化中心,完成乌江工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及园区综合提升改造,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依托天邦乌江中心项目建设,建设创新型乡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创新团队,吸引高端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努力实现自主创新水平和人才队伍同步提升。狠抓招商引资,围绕镇域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紧盯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力促在谈项目早日签约落地、签约项目早日开工投产。
狠抓要素保障。在做好征迁的同时,鼓励通过盘活、转换、合作等形式,千方百计争取土地资源,解决项目不能落地问题。强化金融创新和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乌江设立分支机构,激活金融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坚持用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3家。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三、抢抓新机遇,在加强宁马合作上有新作为
明确把“做足宁文章”作为融入长三角、对接江浙沪的首要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推进。
主动接受辐射。努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跟进台积电、富士康、清华紫光等重大项目的配套产业,打造千亩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乌江经济新的增长极。深化与明发集团合作,加快明发江湾新城“一师树”学校和医院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力争南京艺术学院在我镇设立分校,激发乌江活力,增强人才储备。深化与华夏幸福环南京事业部合作,重点跟进霸王传奇小镇、石山生态公园等一批项目,并充分利用其在招商方面的优势,再吸引一批项目入驻。密切关注南京特别是江北新区产业发展最新动向,瞄准新上项目上下游和与我镇产业定位相符的转移项目,做到“靠紧吃透”。
主动打通壁垒。把握长江经济带和江北新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契机,深挖宁和城际开通的便利资源,积极推动和城至高加冲公交线路的开通,在宁马、宁芜、宁合经济走廊中演好角色、做足文章,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宁和城际二期建设各项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宁和高速、滨江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前期各项地方工作,为项目早日启动建设做好充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