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最快、镇村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一年,是应对挑战、历经考验、满载收获的一年。一年来,农业特色产业逐渐形成;集镇面貌进一步改善;孝贤文化进一步彰显;投资拉动有力,项目落地、开工投产实现提速;旅游产业基础逐渐完善;四好农村公路、民生工程、集镇建设管理、油茶扶贫基地建设、砂石管理、文明创建等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先后荣获六安市“卫生城镇”、鄂豫皖三省六县森林防火联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发展波澜壮阔,成就鼓舞人心。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全镇广大干群的苦干实干。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一贯理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向关心、支持、参与斑竹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值得自豪,但我们不能自满。目前,我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业产业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升级,群众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空间受限,推动发展后劲有待增强,改善民生仍需加倍努力。
二、扎实做好2019年工作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县彻底摘掉贫困帽子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秉持“提升执行力,狠劲抓落实”的工作总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9年总体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谋划、无缝对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2019年主要工作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全年预脱贫209户432人,能源消耗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农业产业、旅游服务业、新兴产业,注重内引外联,加强招商对接,加快推进意向性项目落户,做好已落户企业服务。
2、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围绕“经营主体主导、农户参与、资金捆绑、定期分红”思路,因地制宜,优化生产布局,全力打赢质量、品牌、规模攻坚战,确保农业特色种养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先进农机的推广范围,做好全镇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示范,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生产发展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着力提升防洪抗灾、灌溉和养殖能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浙贝母、元胡、黄精为主,继续拓展全镇中药材基地建设,做强黄牛、山羊、黑毛猪等传统养殖业,积极发展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
3、强化旅游发展举措。加快红色教育基地、红军文化体验园、金山木屋、龙潭冲、邢湾养生小院示范区等景点建设,同时推进朱家老湾棚户区星级酒店、养生小院、旅游通道沿线景观、长岭关乡村旅游、黄花寨生态开发等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创建“红军小镇”特色品牌,进一步炒热旅游经济。
(二)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新进程
1、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加大朱家老湾棚户区改造、南流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110KV变电站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推进力度,推动美丽乡村全覆盖、三大革命等工作开展,实施以桂花、斑竹、映山红为代表的绿化及小区亮化工程,提升集镇综合配套和建设水平。
2、紧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延伸拓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和“三大革命”工作成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3、继续完善镇域路网建设。申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41条、26.074公里,同时计划整合资金958万元,进一步完善镇内交通网络,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4、巩固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人饮工程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情况。
5、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毫不手软、依法打击非法采砂、采挖偷盗名贵树木及非法捕鱼等行为,严格规范农民建房,加快集镇污水管网建设,严格水域空间管控和岸线管理,全方位保护水环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强力推进各类环保措施,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提升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充分挖掘镇域内的生态资源,立足生态优势,着力推进美丽乡村旅游,加快养生小院建设进度,大力发展生态富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