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六安市)2019年金安区施桥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村改厕1400户,专人管护4个污水处理厂,埋设污水主管网2.6公里,实现了雨污分流。成立农村人居环境办公室,专项提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了环境整治“三大革命”行动,对全镇垃圾清运实行招标管理,实现全域环卫作业市场化。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建立健全辖区河流污染防治、巡查保洁、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完成植树造林、“三线三边”绿化等各类造林1539亩,进一步提高全镇森林覆盖率,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造成森林火灾的违法行为。“零容忍”推进环保执法,打赢蓝天保卫战,成功关停大墩、金鑫、打山、七十铺等4家落后产能轮窑厂,技改投产2家轮窑厂(凯旋轮窑厂、将军山轮窑厂),关停轮窑厂后续“两断三清”及复耕复绿工作及时高效到位,生态效益明显。保持高压态势,强行取缔绿缘碎石厂、七十铺碎石厂、将军山碎石厂、长冲采石厂等4家非法采石及加工企业,全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镇畜牧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胜塘村5家养猪场污染治理,环保设施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投入资金20余万元,关闭拆除位于舒城县张母桥镇自来水取水口的草皮塘养猪场一座,并高质量完成复垦复绿,确保了饮用水源安全。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文明创建行动,依托农民文化乐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户”“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反对铺张浪费,深入开展反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乡风民风为之一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明素质显著提升。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强化民生投入,社会事业齐头并进。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民生红利持续释放。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累计发放财政补贴资金3965.22万元。认真落实低保和五保制度,积极开展大病救助工作,发放救助金8万元。深入推进残疾人补贴、康复工程,发放残疾人救助和补贴108万元。实施危房改造168户,补助资金234万元。争取安全饮水资金2000万元,受益农户近50000人。同时,不断完善民生工程建管机制,强化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镇参保率达98.6%。投入136万元,改扩建20个村级医疗室,完成全民健康体检3899人。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工作,对317对夫妇开展孕前健康检查,295人享受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充实师资力量,完善教学及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社会环境和谐有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57余起。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办理信访积案,有效化解“5·27”事件、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分流下岗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车辆突出经营权等信访案件。着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群防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一年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1次,消除安全隐患12处,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五、政府建设在提升效能中优化服务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坚持转变作风。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开展对部门作风建设的评议,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树立宗旨意识,抓住执政为民“开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抓工作,着力服务民众;切实压缩“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基础条件和保障民生,立足打基础、利长远,谋划一批服务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的大项目。拧紧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发条”。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落实镇党委决策部署,实现思想与行动同频共振。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19年是“十九大”掀起新时代热潮之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对乡镇工作的新要求,围绕“招商引资强镇、美丽集镇固本、现代农业增收、生态建设提效“的总目标,我们将立足实际,重点打好四个方面战役: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压紧压实责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sAe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坚守“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紧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力量,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健全考核责任体系。按照“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的要求,把精干得力的干部放在脱贫攻坚岗位上,配强配齐脱贫攻坚专门力量。将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进一步细化明确扶贫专干、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扶贫工作职责,突出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加大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兑现力度。做实扶持发展举措。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为主导,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发展“一亩田园”,提升产业扶贫;开发“一个岗位”,拓展就业扶贫;管好“一座电站”,巩固光伏扶贫;共享“一股红利”,多方带动增收;开展“一项培训”,增强脱贫技能;用好“一笔资金”,强化脱贫保障;投放“一单保险”,解除发展之忧;提供“一份健康”,防范因病返贫;保障“一路畅通”,打通扶贫动脉;弘扬“一种精神”,激发脱贫动力,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防范返贫机制。全面加强扶贫信息系统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走访,建立防范返贫预警机制。强化脱贫后续帮扶,做到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包保责任不松。进一步加大低保兜底等保障力度,为因无劳力、残疾等原因无法发展生产、就业的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坚决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anhui/5243.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