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集镇呈新姿。围绕全镇总体规划和集镇整治规划,特色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投入200万元,建设西大街、南大街、老街道路延伸段及配套工程,进一步拓展集镇发展空间;投入350万元,新增路灯257盏,新增绿地26.5亩,美化亮化集镇;投入300万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广场;投入300万元,做好江南路(集镇段)人行道、绿化、亮化建设和弱电入地工程;万达驾校训练场建成投入使用,增强了集镇活力;全力做好祥景新城一期老旧小区改造;成立城管中队,加强集镇日常管理,实现最严格、最精细、最到位的集镇管理,有效遏制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车辆乱停等现象发生。
美丽乡村谱新篇。大力推进永兴新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拆迁房屋3860平方米,完成新村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1000㎡,安装路灯150盏,新建雨污管网1200米,供水管网2000米,道路硬化38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个,万达广场1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2个;南仓新村建设逐步推进;新沟民族村平塘小区建成民族特色牌坊,完成中心村绿化6500㎡;华祖村成功申报为国家森林村庄,美丽乡村画面扑面而来。
污染防治重管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推进农村“三大革命”,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完成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砂石料场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取缔8家非法砂石料场。投资500万元新建集镇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1000吨;投资300万元配套新建集镇区污水管网工程,铺设主干管网2.6公里,污水收集能力显著增强。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14个村(街)驻地污水治理全覆盖,推进美丽乡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持续加强黑臭水体治理,2019年共下达黑臭水体治理项目7个,涉及全镇12个村街,共计投入资金89.5万元。牢固树立“全年禁烧、常态禁烧、长效禁烧”理念,切实抓好全镇秸秆禁烧工作。
一年来,我们不忘初心、利民惠民,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年打卡发放低保金726.6万元、特困供养金258.9万元;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4294万元。共受理大病救助68人次、救助金额38.4万元;受理临时救助84人次、救助金额15.5万元;落实残疾人民生工程,共救助1119人83万元。加强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服务,成立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所),采集退役军人信息735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7397人,100%完成指标参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861人,在全区率先完成筹资任务。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八小水利投资150万元,扩建水塘3口、改扩建泵站1座、大坝加固1处、整治自然河流2条。投入1131万元,完成林寨、新沟、神树、龙门、街道等5个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50万元,完成新沟水库休闲观光建设工程;投入1185万元,新修或加宽农村畅通工程道路30条23.269公里;投入90余万元,新建挥手、神树、龙门、青上、太平、新沟等6处农村文化大舞台;抓住城乡公交一体化利好机遇,配套建设公交汽车转乘中心和汽车站建设,提升镇村道路网线合理布局。
社会治理持续发力。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89起,化解率达100%;受信受访78件,上级交办18件,均已办结,评价满意率100%,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平安建设优秀乡镇。持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专项斗争工作初见成效,全年共办结上级交办5件、自查1件,结案率达到100%。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着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群防群治队伍,通过“百日冬防”等卓有成效的专项行动,群众综治知晓率和满意度逐步提升,全镇治安形势良好。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提倡移风易俗,禁止火化二次入棺,殡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六安市中医院江店分院在镇卫生院揭牌成立;公卫事业全面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34对,完成率100.4%;新沟民族幼儿园基本完工,年后即将开始招生;文化惠民工程足额完成,“送戏进万村”14场次,农村电影放映80余场,全省“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惠民演出以及六安市乡村春晚(分会场)在华祖村成功举办。法治宣传有声有色,全镇各有1处法治文化广场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全面完成卫片整改和G312征地拆迁工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区率先完成,14个村(街)全部完成了股权量化,成员资格认定46038人。武装工作扎实开展,民兵整组、征兵任务顺利完成。镇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成功换届。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宗教、退役军人、气象、档案、统计、地方志、林业、三老、农机和群团组织等领域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廉洁奉公、坚守底线,自身建设不断完善。
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工程、生态环境、乡风文明、干部作风、安全饮水、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开展调研,梳理整改解决突出问题28个。
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推动政务大厅和社保所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皖事通APP下载,深化政务公开和“阳光村务”公开,全年政务公开信息1896条,积极申报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