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2018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将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全面实施“生态立镇、文化强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发展战略,努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提质提效,在特色小镇建设和文化旅游开发上提速推进,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创建上提标扩面,在民生工程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提档升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幸福魅力新大通”建设的崭新局面。
2018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安排为:财政收入5500万元;招商引资内资16亿元,外资200万美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2%、10%。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以“双招双引”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加快推进鸿基植物观赏园体验及配套设施和绿洋休闲渔业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启动祠堂湖区域环境整治,加大户外水上运动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与汉马集团的沟通协调,加快推进澜溪山庄改造提升工作进程;进一步加强九华湖休闲旅游、安徽青铜文化展示中心及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等已落户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
全力做好招商工作。依托中国特色小镇和省级影视拍摄基地、大通美食城、4A级景区等既有平台,开展精准式招商、专业化招商。对大通美食城闲置房屋、和悦洲蔬菜基地、大院生姜原产地保护基地及金华闲置山地等既有资源,创新招商模式,谋划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及医养结合等绿色环保产业。
拓宽税收来源渠道。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宽税收收入来源渠道,做到镇域内税收应收尽收,对一些税源见效快的企业加大服务力度,争取当年见效。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创新工作机制,牢固树立“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争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引入外脑,为我镇辖区企业提供更多的项目、人才、信息及技术支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镇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二)大力培育小镇业态,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围绕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大通特色小镇总目标,在合作伙伴确定的基础上,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投入力度,充分整合地域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推进渡口整合及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居民与游客分渡;推进蔬菜交易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实现蔬菜交易与旅游景区分离;推进龙苑二期、和悦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逐步实现新区与老街同步发展;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完善,重点实施澜溪山庄、澜溪书院改造提升等。
大力培育小镇业态。以提升大通古镇风景区业态为核心,科学制定景区业态提升规划,同步聚焦“旅游+”发展战略。聚焦“旅游+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中华白姜、大通江鲜、和悦洲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速农超对接,指导绿洋渔业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聚焦“旅游+影视文化”,鼓励北广传媒等已落户企业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影视企业落户大通,来大通取景拍摄,做实做强“大通影视基地”品牌。聚焦“旅游+体育”,通过组织开展户外水上运动、山地自行车骑行等活动,逐步形成以大众健身、户外运动、竞赛表演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同时带动体育装备、服务及周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全力提升旅游品质。立足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文化,做好旅游发展的“五个经济”。客栈经济:盘活闲置农村用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个性化经营的客栈民宿行业,发展星级农家乐。舌尖经济:围绕江鲜、生姜、麻油、豆干等特色农副产品,推动餐饮精细化发展。民俗经济: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围绕龙灯、龙舟做文章,同时保护好传统手工艺。体验经济:充分利用和悦洲蔬菜基地、鸿基观赏体验园、恒通农家乐等旅游资源,形成吃农家菜、干农家活、赏农家景的休闲体验的度假模式。衍生经济:针对大通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制作大通文化旅游伴手礼,开发相关衍生产品,加强品牌塑造和营销。
注重文化保护传承。启动大通历史文化展馆改扩建工程,对重点文物单位、百年老店实行挂牌保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护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大通历史人文的物化传播,启动筹备“和和悦悦游大通”动漫片来演绎大通故事,委托大通历史文化研究会编撰大通历史人文系列丛书。届时,将形成一张光盘、一本邮册、一册镇志、一套丛书的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