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利用好扶贫夜校释疑解惑载体作用,根据不同群体广泛开展不同政策宣讲,耐心细致进行政策解读,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先扶志,创新方式大力开展“志智双扶”和脱贫典型示范宣讲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同时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的作用,共同做好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三是加快双基建设力度。统筹各扶贫项目资金,加大双基建设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双基建设,围绕平时群众反映普遍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结合施工期限长短,优先解决路面硬化、拓宽,饮水水质水压提升,电力改造提升等难题,全面加强危改与改厕质量,有效解决农村群众的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逐步实施亮化、净化提升、最终实现美化目标。巩固教育推均成果,大力发展文教事业,依托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健康卫生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获得感、幸福感。
(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1、继续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面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充分用好国家级“一村一品”葡萄专业示范村“金字招牌”,积极参与上海、合肥等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和推介,努力打造一批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巩固现代农业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鼓励支持引进和发展葡萄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全面盘活集体资产和资源,积极整合各类政策资金,鼓励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为村级发展和服务基层提供持续支撑。启动万亩稻虾生态综合养殖项目建设,围绕“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支持村级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和光伏发电户用村建项目,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居家就业,同时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3、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三大革命”。全面有序推进“三大革命”。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卫生设施配套,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进一步巩固环保督查整改成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原则,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制度,加大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定期检查力度,抓好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加大农村陈年垃圾处理,加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机制运行,坚持日产日清;加大卫生改厕力度,突出功能性作用,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洲头、坝头污水处理厂运行管护力度,加强对临港、临江、临湖企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监测和水质动态监测,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湖长制”,加强林长、河长、湖长教育培训,继续抓好河湖清洁“1+6”行动常态化,切实落实好、发挥好三长制的日常管理监督作用,大力抓好长江沿岸生态建设,常态化开展固废、危废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长江1515公里范围内企业准入及污染源管控。畅通污染举报渠道,加大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积极寻求处理农村污水的有效办法。大力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同时全面加强绿色植被日常维护,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严格监管和刚性制度守护好绿水青山。推进集镇及建成区管护常态长效。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给予卫生设备设施保障,修订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强化环卫保洁员绩效考评与管理,全面整顿提升集镇市容市貌,加强建成区日常管护力度。集镇建设日常管护实行班子成员牵头,划分责任段,分片负责,全面督促落实临街(路)单位、店面、住户门前三包,持续依法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摆、乱堆乱放、乱涂乱画、出店占道经营等行为,加大集镇农贸市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积极引导商贩进场经营。着力推动文明创建提档升级。一是常态化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聚焦坝汪线、坝滨线、宿复线、同马江堤等主干道沿线和学校、重点企业、中心村周边等重点区域,按照县“两治理一提升”的要求,持续巩固“三边三线”环境整治的成果,继续组织开展清理破旧横幅、跨路广告标语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设置相关广告牌、标示标牌等。二是着力培育乡风文明。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村镇成果,抓好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落实。着力培育乡风文明,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乡贤馆建设村级全覆盖,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力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注重加强本地文化宣传队伍建设,积极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常态化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继续加大对《泾江风韵》、《洲头乡志》、《泗洲村志》等书刊支持力度,深入挖掘、提炼、总结、传播泾江和桑落洲等地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传播,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三)持续推动社会民生改善
1、全力完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劳动就业政策,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落实好城乡居保、医保筹资等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改善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切实落实好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大病救助、临时性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大力开展养老事业改革,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总结推广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构建居家为基础、村级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着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确保工程类项目快速推进,资金补助类项目完成时序任务,推动民生工程满意度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