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稳步提高发展质量。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工作,综合考虑我镇未来发展趋势和内外环境条件,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深度谋划一批关键项目。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发挥优势,推动全镇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抓稳融杭接沪。把融杭接沪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新一轮发展的快速通道,以“请进来、走出去”的积极姿态主动融入杭州、接轨上海,用好政策资源,学习理念经验,做到思想解放上先行、理念创新上接轨、行动落实上跟进。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方位、深层次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努力打造杭沪产业承接前沿阵地、旅游文化生态后方基地。推进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将池黄高铁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做好路地协调、要素保障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围绕28个重点项目,扎实做好环镇公路、广东民盈集团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早进场、早开工。加大对在谈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积极对接安徽出版集团、东莞丰诚集团等知名企业,推进书画小镇二期、丰源酒店等项目建设。围绕优质地块加大招商力度,确保新签落地项目10个。补齐工业短板,加快新型工业发展,扩大康师傅瓶装水企业产能,做好玫瑰谷小镇等企业开工前准备工作。提升艺术小镇影响力。围绕艺术小镇建设,以项目为支撑,以环境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宏村镇基础设施水平。发挥好省特色小镇2000万专项资金作用,结合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新安江生态补偿资金、传统村落资金统筹使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际村步行街立面改造提升等项目。以融入杭州都市圈为契机,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参加杭州都市圈相关活动,丰富小镇内涵。
(三)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速推进屏山吉阳河东侧污水管网工程、黟县传统村落——横段村等项目实施,继续谋划争取际村入户管网、协里片(芳村、考桥、里田)污水收集处理等项目,扩大污水收集覆盖面。大力发展“五黑”产业。继续实施“五黑”产业十大工程,争取扶持政策,鼓励生猪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恢复生猪产能,提升泗溪香榧产业基地,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开展五黑产品“进景区、入民宿、上餐桌”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汤蜀村岭下市级美丽乡村和龙江村林村、颍川,塔川村横段3个市级自然村及大同郭村县级美丽乡村、泗溪村甲溪县级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深入推进“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全面实施“五长制”工作。做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枯死松木清理工作。协助黟县横江宏村段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加强巡河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协助推广使用手机巡河APP,充分利用河长制信息化平台,提高巡河效率,全面提升“五长制”工作成效。
(四)以民计民生为宗旨,持续增进人民福祉。致力脱贫攻坚。继续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四季攻势”及问题整改专项行动,严格按照“三精准”总体要求和“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三业一岗”就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6户16人的脱贫任务如期完成。改善民计民生。持续扩大民生投入,精心实施省、市、县民生工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根治欠薪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低保、五保标准,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繁荣社会事业。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校园安全保障。深化镇卫生院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民俗文体活动。提升双拥水平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能力。加强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的有效管理,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注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继续做好统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工作,服务经济发展。
(五)以平安稳定为基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十大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深化依法行政。以法治宏村、平安宏村、美丽宏村为统揽,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强化群众法治观念,坚持和发展“作退一步想”矛盾纠纷调解法。防控各类风险。妥善应对网络舆情,全面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提高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好气象、地震、自然灾害防治等工作。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坚决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必须坚守初心使命,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型政府。
(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认真执行国家行政管理各项制度,着力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切实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镇、村政务服务体系监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