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水平建设现代城市。建设宜居城市。新城提标准,老城提速度。高标准做好淮北市全国文明城市、濉溪县安徽省文明县城复查验收工作。统筹做好老旧小区改造、菜市场整治、背街小巷短板修补、节点绿化等工作。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力争棚改遗留问题扫尾结束,四里庄、北关一期、中苑大厦、天杰地景完成安置还原,老城石板街老旧房屋完成改造维修,强力推进河西新区重点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坚持就近、便民、规范原则,围绕全域城镇化空间布局,全力为城际铁路、人民西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打开城区发展空间,提升城乡发展整体效能。建设绿色城市。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源头治理、上下协同。加强监管,深入推进农村、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把淮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成果巩固好、落实好。
(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推进精准招商。加大招商“走出去”力度。围绕“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落地一批产业关联项目,补齐产业短板,健全产业链条。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调度考核机制,选优配强招商队伍。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供全天候、全时段“随时办”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多头跑、来回跑”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学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等相关文件,深度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建设,打造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更好融入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着感情、责任、使命抓三农,统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让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提品质。建设高标准农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农业产业化“五个一批”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增示范家庭农场3个、农民合作社2个。培育壮大农产品公共品牌,积极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五清一改”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推动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发挥乡贤能人带动作用,提升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采取租赁、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积极引导回乡能人、退伍军人等群体规模流转土地,鼓励创办实业,走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鼓起村民钱袋子。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权益保护和待遇保障,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更好担当起立德树人重任。推进健康濉溪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就医感受。统筹其他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全域文明创建,贯彻实施《淮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化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水平,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完善农民工工资清算机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开展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八)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大重点对象普法和全民普法力度,高标准完成“七五”普法任务。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用药安全。巩固拓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创建成果,完善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三团”便民室活动开展。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平安濉溪建设,全面完成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任务。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扎实做好残联、工会、妇联、地方志等工作,促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