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紧紧围绕 “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大力实施林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保兜底等脱贫措施,定向发力,靶向治疗,坚定不移拔穷根,全力以赴抓保障、持之以恒促增收,始终把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作为第一要务。我们将时刻牢记使命、强化担当,扛起责任、全力以赴。
一是坚定信心决心,务求决战决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2018年我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也是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所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满足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切需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党委的全面统筹下,时刻牢记嘱托,不负期许,不折不扣地落实“七句话”要求,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信心决心,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
二是聚焦聚力精准,主攻重点难点。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难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工作任务,坚决做到精准识别细之又细、精准施策实之又实、精准脱贫严之又严。整合各类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措施全上,政策全给,一户一户的去排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解决,一个措施一个措施的去跟进,排出时间表、下达任务书、绘制施工图,建立清单、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在“人脱贫”方面,以健康扶贫“三免两付一提一兜底”、教育扶贫“资补兜贴贷、扶智全覆盖”、危房改造补贴补助来实现“三保障”。在此基础上,一抓“三线合一”社保兜底,二抓就业产业扶贫。坚持把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引导就业是实现增收的主要途径,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以“水电路房、文教卫网”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切实做到定向发力、定点突破,一项都不能丢、一步都不能迟。
二、坚持增强内力,奋力推进重点项目。在经济建设工作中厚植优势,切实把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出来。
牢固确立“工业突破,项目支撑”的发展理念。强化招商引资头号工程建设。一是提高项目招引水平。通过目标管理、定期点评、现场观摩、实绩排名,推动全乡各级干部带着压力和责任抓招商,力争招商引资超1亿元。二是增强发展坚定信心。围绕电厂和蓝岛粉煤灰项目加强信息跟踪,形成下游产业链,走优势化发展道路,规划好产业优势,支持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热情,为促进全乡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着力抓好农田水利片、综合治理片,确保全乡农耕区机耕路、桥梁等农业配套设施的齐全。二是狠抓现代设施农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大力开发“农家乐”、农业观光、绿色蔬果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三是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双禁”工作两个100%,认真制定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四是强化农村清洁工程。按照“四凡”的标准落实农村清洁环境整治,以“三增”的目标落实“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继续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投入以及制度的完善,做到有乡、村两级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管养制度,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形成覆盖全乡的垃圾收集系统。将农村清洁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用土地可节约、财力可承受、模式可复制、发展可持续、群众可接受的理念来指导美丽乡村乡村建设,同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农民主体作用,产业支撑作用,配套功能作用,服务完善作用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秀美的乡村环境,着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三、坚持共享发展,奋力推进民生改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让群众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富有、生活更幸福。
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手段,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的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当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制约我乡长远发展的难点问题“四个点问题”,认真履职尽责。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满腔热忱地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答复、办理、解决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彰显风采、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化解矛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凝聚上下共识,激发各方活力,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群策群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优先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继续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逐步实现全乡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优化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立足村室、学校等阵地,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开展书香村居宣讲、体育健身等活动,切实做好群众教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