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举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按照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充分发挥村级排查的主导作用,坚持每天逐组逐户滚动排查从境外、武汉及其他疫区返乡人员,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聚焦难点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作为首位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是下大力气补短板。对照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考核反馈问题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对2019年脱贫攻坚各项考核、评估、检查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找准弱项、缺项,建立问题清单,逐项深挖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时限、逐项推进落实,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医疗全面保障、人居环境良好。。
二是落实政策稳脱贫。全面实施脱贫十大工程,重点开展产业扶贫,落实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做好技术培训和后续服务,确保贫困户产业效益明显、产业补助到位。重点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确保1246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有效就业、劳有所获。确保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优化保障防返贫。对贫困户实行分类管理、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切实巩固脱贫成效,坚决防止返贫。对农村特殊困难群众密切关注、动态管理,落实长效保障制度。加大政策兜底保障力度,为因无劳力、残疾等原因无法发展生产、就业的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研究制定边缘户的帮扶措施,确保边缘户有稳定的收入渠道,持续增收,以防返贫。
二、聚焦增效增绿增收,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推进规模养殖、特色农产品、花卉苗木、绿色瓜果蔬菜、生态农业旅游等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与工业、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高质量地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大力实施“五清一改”三年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事,倡导“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的良好风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确保2019年度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顺利通过验收。
夯实农村农业基础。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力争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土地增减挂钩1000亩,净增耕地 800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争取农田水利治理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争修建道路80公里。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抓好农村文化“阵地、队伍、活动”建设,推动农村优秀乡土文化繁荣兴盛。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模式,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三、聚焦创新增效,发展新型实体经济
发展乡村工业经济。立足任桥镇“一区一园”的土地资源优势,围绕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篇大文章,进一步拓展创业空间,充分激发小微企业、返乡人员、大学生、农民等群体创业热情,把任桥打造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固镇新高地。力争引进1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乡村创新型企业零的突破。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镇区、老任桥集两个集镇的市场建设,吸引中、小型商贸业、物流企业入驻,以任桥“牛”文化、二郎神庙、任姑的传说等为依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项目,落实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依托“互联网+”,综合利用大数据,推动数据开放互联,突出发展电子商务、现代化农业信息化等新业态。
四、聚焦绿色发展,提升生态质量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强化生态系统建设。健全完善镇、村两级河长制、林长制责任体系,加强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争创省级森林村庄、加快“三线”绿化提升,大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防治、源头控制,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巩固秸秆禁烧成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确保规模养殖场全部建成并使用治污设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