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保持秸秆禁烧力度不减,建立秸秆禁烧日常监测、应急处置、巡逻宣传常态化机制。配合做好高邮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便东段污水管网铺设。深入实施“河长制”,加强河长巡河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治理,做好水面漂浮物定期清理。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8家。落实好“林长制”制度,积极做好为造林主体服务工作,建立常态管护机制,巩固万亩森林长廊和省级森林城镇成果。开展林业“增绿增效”和“四旁四边四创”行动,完成植树造林680亩。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镇和街南省级森林村庄。
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积极创建滁州市文明镇村和天长市移风易俗示范镇村,通过“1+1+4机制”和“两约四会、两书两积分”形式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不办,加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炫富、收礼敛财等不良行为的综合执法力度。开展整治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专项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友爱互助、邻里相望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大通好人颁奖和乡风文明户授牌典礼”做成我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通过开展乡风评议,用乡贤引领、榜样带动、民间舆论、群众评价的力量,进一步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完善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协商委员会、乡贤理事会等要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推进国家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试点工作,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村级三资管理规定和重要工程公开招标、重要资产资源公开发包制度。委托第三方公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和一村一警。
四、社会治理突出民生保障,弘扬公平正义。
补齐民生短板。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特殊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保证剩余35户120人全部脱困。规范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建2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加强公墓管理,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全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欠薪源头治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提升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中小学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周边环境和道路安全。加快实施5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覆盖率,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课、复商复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投资500万元规划新建占地1700平方的综合文体旅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等,持续打造“我骑行·我快乐”美丽乡村游和农民运动会天长品牌。加大对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不断创作具有大通特色的文艺作品。建设130多个基层站点应急广播系统。积极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维护社会稳定。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抓整改,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大户欠费、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集镇开发等方面历史遗留矛盾,完善领导接访、带案下访、部门联访等信访工作机制。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规划任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双提升”工作,震慑不良风气,树立新风正气。开展镇村两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扩大全镇主要路口治安监控和重要十字路口红绿灯。力争保持滁州市平安镇荣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政府作风突出担当实干,打造满意政府。
提升执行能力。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做到有事不隔夜,小事不过周,大事不出月。坚决治理慵懒散、推扯让现象,建立争先进位、团结奋进、严管厚爱、奖罚分明的绩效激励机制。全面加强政府部门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好发展、服务好群众。
提升担当意识。增强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营造主动承担急事、难事、重事的干事氛围,乐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短板,创新举措、苦干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坚决将滁州市委、天长市委巡察和阶段审计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依规依纪严肃处理,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取信于民,凝聚人心。
提升法治思维。树牢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规范用法的法治思维习惯。严格遵守党委政府工作议事规则,健全招标采购、造价代理、资产处置等程序化规范化制度,把调查研究、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作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前置,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升廉洁水平。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倡导开短会,合开会,少开会,更多深入基层多指导,多调研。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做好镇务公开、财务公开。加大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