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建设深入推进。以阴阳和谐为理念,以太极双鱼为蓝本,投资900万元,重点打造了集镇中心景点“连心公园”,建设生态驳岸500米,构筑生态水面2600平方,铺设阳光草坪21000平方,建设高标准篮球场和健身广场,全面提升集镇建设品味。投资700万元,规划实施烈士陵园工程。两园建成后将相互衬托、相互映照,形成“青山绿水环绕,街道草地相依”的集镇景致,成为霍山东大门的“新一景”。
医疗条件不断提升。加大贫困户的医疗保障力度,实现了贫困户健康体检、代缴医保全覆盖。强化城乡医疗人员培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中心卫生院投资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业务用房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医疗设施更加完备,医疗条件逐步提升,成功荣获“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
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积极开展低保评议,发放低保金534万元;发放农村五保供养经费130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4.3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25万元;发放优抚津贴及优待金227万元、大病和临时救助65万元;持续推进“二险”工作,全镇11950户的农村住房全部投保,60-90周岁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工作完成目标任务。助困、助医、助学、助残等各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投资130万元,完成城区引水工程管道铺设,引进城区自来水,集镇用水难题彻底解决。
三是创新扶贫路径。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帮扶贫、电商带动促扶贫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效应,优先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对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回购,减低市场风险;在凡冲村建立绿谷生态合作基地,在大沙埂村成立贫困户土地流转合作社,在山王河村集体林场种植经济作物,让贫困户参与集体经济分红,使贫困户有了长期的收入来源;抽调卫生、教育部门人员充实扶贫工作站的创新举措,在全县得到推广;利用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坐落在我镇的优势,积极推进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线上销售,率先在山王河村推行了“贫困户时蔬进超市”试点,为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的绿色增收”。
一是夯实扶贫基础。脱贫攻坚是“首要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镇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统筹全盘工作的核心,以铁的纪律来要求扶贫,以硬的措施来推进扶贫,以全方位的态势来宣传扶贫。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各村扶贫工作进行不定期、不定村、不定户的抽查;每月由班子成员带队对各村进行督查;集中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组织扶贫专干进行互查。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自查自纠,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质量,全面夯实了扶贫工作基础, 2017年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县年度考评中位列“先进”位次。
现代农业蓬勃兴起。通过引导发展,全镇共实施土地流转1.68万亩,逐步形成了集药材、瓜果、蔬菜、茶叶、油茶等为特色产品产业体系。围绕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着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游及科普特色游,先后开展芍药花海观光、荷花园观光,草莓、红提、蓝莓采摘等一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霍山县第二届插秧竞赛”;支持固本堂石斛有限公司开展复览湖亲子游。通过旅游三产协调发展,年吸引游客达30000人次,产业观光游初具成效。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亿元,新引进亿元项目2个,续建项目2个,其中引进的白及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构建白及花海、房车露营地、农家乐、健身骑行和体验采挖等乡村旅游新业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县西山药库的重要板块,可带动务工超万人次,能有效助推项目区的脱贫攻坚,加速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工业民营经济提质增效。2017年,我镇实现规模工业企业产值达9.5亿元;新增私营企业57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3家;年产值亿元工业企业达5家;规模工业企业达9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家;新增个体工商户60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以上,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和创新型迈进。
各位代表,开局之年,首战告捷,全镇人民在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迈出了新步伐、进入了新时代。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政府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都源自于上级党委、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都得益于镇党政班子的和衷共济、团结一心,都归功于全镇干群的理解信任、奋力拼搏,都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积极参与。在此,我谨代与儿街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列席同志,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儿街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既有成绩和亮点,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各村开展不平衡,实现“村出列、户脱贫”任务仍然压力巨大;农业转型不快,生产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项目支持不足,资金存在短板;乡村振兴缺乏科学规划,旅游资源挖掘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少数部门和干部担当不够、主动作为的激情不足,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等。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找准根源,科学统筹,精准施策,认真加以解决。
牢记使命,2018开创新征程
2018年是十九大精神纵深推进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乡村振兴加速实施之年。这一年里,我们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坚定不移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为重点,以扩大现代农业产业规模为突破,以发展壮大旅游经济为抓手,以脱贫攻坚为引领,以乡村振兴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大沙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别山农博城”三大平台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加大争取力度,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打造“实力、活力、美丽、幸福、实干”与儿街。具体的目标是: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40亿元,增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500万元,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900元,增长5%;完成667人的脱贫任务,实现凡冲、真龙地两个贫困村如期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