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扎实推进“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全乡4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开展“三大一强”活动,对辖区的企业、河流沿岸、水体等开展地毯式排查,排查问题4个,全部整改到位。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禁烧工作居全县前列;对连接318国道黄村路、化工路实施硬化,协调木镇道班和劲旅保洁加大对国道的清扫保洁,对318国道南陵交界处裸露地面督促企业进行硬化2268平方米,有效减轻了扬尘污染;投入17万元对318国道集镇西侧入口处进行绿化美化3000余平米。
五是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乡全面推开,顺利通过县级考核验收。凌塘村和金山村作为全县试点村高质量率先推行,其中凌塘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县前列。经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设置、资产量化、成立股份合作社等各项工作,全乡5个行政村共清理村级各类集体资产总计2466万元,设置股份总数64余万股,折股量化经营性净资产总额536余万元。精准选择产业和项目实施三变改革,凌塘村将金银花加工厂、设备折价入股丰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塘村、东源村、金山村流转土地、山场作为企业种植基地。这些项目依托所在村及周边的土地、劳动力、气候条件等资源禀赋,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
一年来,我们办实事、解难题,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果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升。全年共发放各类救灾救济款、低保金、五保金、高龄津贴等210余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10188人,基本医疗保险补偿15730人次,合计基金支付960余万元;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房屋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及改造工作,累计完成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安居提升及5户边缘户危房改造提升;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全年共发放优抚补助资金44.39万元。在全乡营造崇尚军人、尊重军人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活动,邀请老兵代表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加强劳动保障,开发保洁、保绿等辅助性、居家就业岗位,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力度,组织贫困劳动者参加县公益招聘会。
二是社会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大力开展创建“平安乔木”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全年排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87起,办结信访案件18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摸排问题线索,乡扫黑办共受理上级交办问题线索23起,成功办结22起,另有1起正在依法办理中;加大案件侦破力度,极大震慑犯罪行为。2019年共破获刑事案件4起,移送起诉6人,依法查处行政案件31起,行政处罚18人。成立“乔木义警”工作队伍,队伍自成立以来,参与巡逻清查16次,盘查可疑人员50余人,检查场所80余家,协助现场查获赌博等违法案件4起,有效增强了社会治安力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下发142份检查现场意见书、82份隐患整改复查记录,共排查安全隐患189个并完成整改。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保障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卫健工作有序开展,审核计生奖特扶对象227人,发放资金26余万元。进一步适应转型要求,强化对妇女、儿童及贫困人员服务力度。投资12.7万元进行敬老院护理专区建设,完成8间标准化养老护理用房建设,养老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实行免费开放 1.34万人次,为群众免费提供上网和图书借阅服务。全年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惠民活动60余次。组织广场舞比赛、工间操比赛、演讲比赛等10余次。成功举办乔木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庆祝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吸引15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巩固提升金山村阳光服务站,新建凌塘村、官塘村两个阳光服务点,为村民提供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的主阵地。继续加强国防教育、人民武装、民族宗教、食品药品安全、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支持共青团、妇联、工会、科协等群团组织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接受乡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公布918条信息,点击查询量9600余次。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完善服务大厅建设,乡、村为民服务大厅配备了查询机、高拍仪及评价器,实现了服务大厅智能化。畅通办事渠道,乡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49条,村69条事项均可实现网上办理。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既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也是乡人大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乡人民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乔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人民、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乔木建设发展的朋友,向在乔木投资创业的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还有不少差距和短板,一是中药材主导产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发展还处在打基础阶段,主要进行一产扩大基地规模,二产加工,三产旅游、康养还没有取得有效突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二是项目等地落户难问题较突出。在招商引资中因土地指标跟项目走,先有项目再有指标安排,过去又没有储备建设用地等因素,多个项目没能落户致使流产,项目等地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干事创业激情不足。全乡谋发展、抓招商的氛围不足、方法不多,优势项目、突破性项目还没有。乡村两级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