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财政收入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8%以上,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突出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大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围绕我镇软包装小镇建设,突出软包装智能制造产业链,着力招引上下游产业,力争引进一批质量高、体量大、产业链长的项目,真正在招大引强上取得突破。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同时注重发挥双港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抓好项目库动态管理,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计划“盘子”。深入谋划“十四五”战略支撑项目,紧盯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一批事关双港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坚持重点项目双周调度机制,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加快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软包装电商产业园、食品用流延膜、药品包装材料生产线、环保型功能塑料制品等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产达效。推动新型多层复合袋、新型药品包装生产线、环保食品包装生产线及新型环保塑料包装制品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
加强要素保障。注重政策引领。认真贯彻落实桐城市关于促进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我镇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至2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保障土地供给。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继续实施增减挂钩和新增耕地工作,完成增减挂钩项目200亩,新增耕地300亩。加强用地指标管理,加快现有存量土地的挂牌出让,将指标向实体经济倾斜。加大对创辉公司等低效和闲置用地处置力度,真正让闲置低效用地及资产“活”起来。发挥平台作用。注重发挥商会、行业协会、政产学研基地作用,为企业搭建合作发展平台。积极筹备举办第二届软包装高峰论坛。加快双新产业园双港园区规划建设,做到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入园、高水平管理,推进我镇包装产业向规范化、智能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二)聚焦乡村振兴,释放创新发展新动能
持续建设特色小镇。着力打造特色小镇,紧抓软包装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的契机,认真谋划一批小镇建设项目,努力扩园区、增规模、调结构、树品牌,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启动伊洛大道双港段工程建设。开展白陂湖环境整治和道路修建,组织对镇区部分背街小巷进行硬化,启动实施广场改造提升工程,西岛至镇区的景观亮化工程,着力提升镇区形象及品位。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深挖农村各类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优势产业,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着力提升双港农产品品牌效应,打造绿色新名片。继续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力争新增稻渔综合养殖面积5000亩。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基地3个。积极筹备举办第二届龙虾节活动,进一步扩大双港龙虾的社会效应。大力推进富锌农产品开发及品牌创建工作,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富锌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开展富锌农品示范基地及农产品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富锌农产品品牌,着力打造富锌小镇。
全面提升乡村实力。坚持规划引领,通过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启动双铺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编制横山练水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启动实施大横山采石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练潭老街沿街住宅的恢复和修复的设计和规划工作,继续推进桐城文化国学园建设,打造横山练水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进一步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做好农村空闲校舍、农房、四荒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30万元。
(三)坚持品质为上,刷新城乡环境新面貌
着力扩大有效投入。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32公里。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潘赛、练潭两个村9100亩的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完成2.5公里的人形河南河段治理工程建设。组织对高赛圩、练潭圩堤防、泵站进行除险加固,切实提升防洪抗旱能力。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山明、民畈、龙山三个村800人安全饮用水问题。完成7公里的自来水主管网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常态化开展巡查和联勤执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问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唐兴村安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增绿、护绿活绿、用绿工程,新增造林面积535亩,封山育林600亩,发展林下经济400亩,积极争创国家及省级森林村庄。深入实施“三大行动”,以“五清一改”为重点,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注重涵养文明乡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推行鲜花祭祀,倡导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