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以加强政府建设为要求,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政府工作置于镇党委领导之下,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效推动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议事决策程序,做到党政一个声音、上下一个步调,形成团结协作、责任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
优化为民服务中心窗口设置,提升为民服务水平。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2019年我镇政务公开位于全县第九,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求盼的问题。充分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责任,全面加强对项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积极开展“三公”经费和农村“三资”专项整治,“三公”经费逐年递减,“三资”管理更加规范。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机关工作管理制度,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持之以恒的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在诸多压力交织叠加、多重困难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我们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磨砺了干部意志,进一步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积极投身杞梓里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杞梓里镇发展的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杞梓里镇各项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小,市场抵御风险能力弱;工业经济仅有2家规上企业且体量小、实力不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尚未形成集聚性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二是村集体经济规模小,16个村中绝大多数村集体不具备“造血”功能且发展思路不宽、方法不多,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难保障,严重制约村级公益性事业发展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民生领域薄弱问题依然较多,全镇贫困人口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容懈怠。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社会矛盾较多,特别是低保、扶贫等领域社会信访件频繁,维稳压力始终居高不下。四是担当作为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仍有不足,行政服务效能还需再提升,少数镇村干部担当精神不足,“庸政懒政慢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影响全镇高质量发展的这些困难和不足,认真剖析、共同努力找到问题症结,勠力同心、共谋发展之路。我们坚信,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和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取得新的伟大跨越。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是为实现稳步脱贫,迈向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意义重大但任务艰巨。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兴镇、生态美镇、旅游活镇”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梓里的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7%以上,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长9%。
各位代表,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2020年,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实现全年各项工作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牢记使命,实干担当,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一)坚定信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全镇上下众志成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一是全力保障企业开复工。面对疫情冲击,严格落实企业开复工要求,协助企业制定防控预案,配齐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控物资,指导企业开展防控安全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复工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黄山朝义食品有限公司和杞梓里缫丝厂已全面有序复工,一季度累计完成1383.7万元,四月份完成478.5万元,镇内企业均在向好向上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农技和卫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群众油菜收割、茶叶采摘等工作,协调解决生产中水利、农资等方面困难,积极帮助受野生动物农作物踩踏等影响的农业合作社解决补偿和补种问题。同时对受倒春寒影响的农户,积极报灾,争取财政和农业保险支持,帮助农业生产不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