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港口镇有六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港口镇位于中山“C位”,全域纳入中心城区、主城区范围,也是岐江新城重大产业平台的主要承载区域。
二是交通优势,京珠高速、中江高速、南中高速、深中通道延伸线在此交汇,“四纵六横”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重要交通节点优势初显。
三是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创意展示、美居智造、汽车商贸、精密装备制造、游戏游艺、智能家电、现代农业与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八大产业集群,主动瞄准深圳优质企业进行招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招引力度,三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四是生态优势,全镇拥有3万余亩农田、69条河涌、大南岛片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为港口未来可持续发展增添生态底色。
五是红色优势,成功打造“一党校两基地”红色教育平台、“1+10+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妈妈岗”、新港社区“一核四园”等党建品牌,港口赓续红色血脉,廉政干事氛围日益浓厚,党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六是后发优势,经济运行稳中向优、干部队伍和谐稳定、土地储备资源丰富、产业资源承载空间大。
六、交通运输
港口镇紧邻中山市中心城区,地扼中山市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多条高速、高铁城轨、市域干线公路交织于此,成为中山乃至珠江口西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港口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京珠高速与中江高速在此交汇,广澳高速、广珠城际在临近港口处设有出口或站场,番中公路、广珠中线贯穿全镇,毗邻中山港;在建的南中高速可联通深中通道,并在港口设置了岐江新城出入口。
七、社会事业
1.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港口镇有高新技术企业85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20家,市级创新标杆企业2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3家。
2.教育事业
投入3173万元提升教学环境,所有中小学全部配齐教学一体机。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公办学位1015个。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2022年两所公办初中普高录取率较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获得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
3.文化事业
港口镇实施“文化兴港”工程,将游戏游艺、水乡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特色名片予以打造强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咸水歌” 传承基地设立在下南小学。“港口天后诞(民俗)”“港口龙艇制作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入选中山市级非遗项目,其中港口龙艇制作技艺传承人罗志明被认定为港口镇首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打造了“活力港口”系列文化活动、“我爱港口”系列文创以及“多彩港口”文旅线路三大文旅品牌。
4.医疗卫生
港口医院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市级老年人友善医院,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5.社会保障
全力做好就业服务,新增就业1451人,发放就业补贴931.5万元。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妈妈岗”建设工作受到全国妇联肯定和推广。建成首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站,9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称号,4人获评省乡土专家。全力做好民生兜底工作,社区康园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成敬老院颐寿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验收,创新推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完善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港口健身广场,建设社区篮球场,新增一批康体设施。
八、历史文化
1.名称来历
港口在清末发展成圩,因为是石岐通往广州必经的重要港口,所以得名“港口”。
2.方言
港口镇通行粤语-沙田话(接近顺德话)。
九、风景名胜
1.湿地映翠
中山湿地公园位于港口镇中心,占地约90亩,是以“水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以“一轴四园”为构思,以“水—文化—生态”为主题,由文化广场区、源泉园、景观园、岭南园等四大区域组成,其中, 岭南园融汇了玉兰轩、绮绣亭、石山水景、溪涧、层级地台等众多岭南园林元素,玉带桥、观景楼、湖心岛等景点相互辉映,展现岭南园林的优美景致。
2.长堤漫步
东长堤曾是港口镇最繁忙的道路,道路上车水马龙,港口沥上船来船往,如今沿河散步,凉风习习,对岸可见联片港口传统水乡人家建筑风貌。南段“竹围蘑菇街”建有蘑菇亭、观景台、休闲广场等,恬适宜人;中段旧粮所码头是“港口”名称起源,河边铜像栩栩如生地讲述“交公粮”历史的繁华景象;北段龙舟看台位于港口圩镇中心旧址,是镇首届水乡文化节的举办地,每逢赛龙舟时节便会举行“起龙”等传统仪式。
3.杉群竞秀
马大丰落羽杉群落位于中顺大堤港口镇群乐社区马大丰段,面积约50000平方米。落羽杉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常栽种于平原地区及河岸、水网地带,在港口镇尤为常见。漫步堤边小径,空气清新,可见白鹭飞舞、树影婆娑,搭配碧水蓝天意境恬适、心旷神怡。落羽杉群落春季新生鲜绿,夏季郁郁葱葱,秋季层林染红,冬季变为深棕,一年四季观赏均有不同韵味,每逢假期总会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