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抓紧抓实推动平安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治宣传活动8场,到中小学举办防网络诈骗和禁毒、反邪教宣传讲座3场,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待前来咨询群众300余人次;二是切实落实法制副主任工作,累计开展法制讲座39场,接受群众咨询520人次,派发宣传资料1800份,参与调解23件;三是紧抓移民人员、亦工亦农人员、涉军人员、赤脚医生等重点人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实登记造册制度;四是重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共悬挂更新横幅50条,设置宣传栏28个,大型户外广告牌4个,投放灯旗广告60个,举报箱(附有举报电话)1个,30多块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发送“掌上村务”信息18000多条,派发致村民一封信5000份,宣传折页2000张,张贴海报200张,推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微信文章12篇,开展文化长廊图展1场。
截至目前,我镇综治中心受理各类信访案件49宗(上级交办18宗、镇接访31宗),已办结48宗,正在办理1宗,按期办结率100%;未出现进京到省市县非访事件。
(十一)坚定不移落实从严治党。切实把纪律规矩执行到位,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今年,我镇排查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7条,其中自排线索5条,上级交办2条,转立案3宗。
二、2019 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施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全力保护美丽生态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旅游特色镇,推动地派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宜游宜商宜创、团结和谐奋进实干地派。
(一)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坚持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提党性、改作风,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三是推进整顿工作。继续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工作,不断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强化务实举措。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选好配强驻村团队,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任务,做到“村村有团队、户户有联系、事事有回音”,全力办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五是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坚持严惩腐败行为,营造争当党员干部严格自律标杆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干部队伍。
(二)进一步加强招商选资工作。严格按照县招商选资工作部署,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地派特色,以杜鹃花为主题,全面梳理我镇旅游开发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地派。一是全力跟踪服务贝凯斯婴儿制品项目建设,协调解决企业存在问题;二是全力推动桂峰山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争创4A级旅游景区;三是着力推进地派镇“三旧”改造商住项目和友驴大本营项目,力争早日动工建设;四是重点开发白水寨、见龙围古炮楼等旅游项目,实行党政班子包干制度,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班子、一套人马、一包到底的“四个一”责任落实机制,落实每月2次外出招商制度,全面推进地派招商选资工作。
(三)进一步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一是着力完善村道硬底化建设,加快推动地派至英洞段改建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灯亮化、“一河两岸”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文体娱乐、健康休闲的“好去处”;三是全力做好我镇的自来水厂扩容改造工程,切实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四是进一步关怀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确保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孤儿等弱势群体100%应保尽保;五是切实规范幼儿园安全管理,巩固教育创强成果,全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六是大力发展计生医疗服务,着力完善村卫生站基础设施。
(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管行业、管业务,就必须管风险”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和连带责任;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的要求,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八项工程”,确保教育、医疗、住房、低保等各项扶贫政策相互衔接并落到实处。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和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发展理念,全力保护地派美丽生态环境,当好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引领者。深入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力优化农村宜居环境;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河岸生态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打击违法搭建养殖场,切实解决农村养殖污染问题。
(五)大力实施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一是以地派温泉、桂峰山为中心点,南部地区全力发展民宿旅游经济,北部地区重点种植特色农业,进一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强化乡村社会治理,重点完善乡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推动地派乡村高质量发展;二是确保成功创建“森林小镇”。重点突破陈洞、古洞山茶种植项目建设,出台鼓励特色农业发展措施,强化差异化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三是充分发掘地派生态旅游亮点,探索旅游业全面带动乡村发展模式,以爱树度假山居特色民宿为龙头,连片引进渡头见龙围周边民宿旅游项目,全力推动特色乡村民宿旅游发展,辐射带动观光农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力保障农民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