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建设和美大成新局面。
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力促经济发展。
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
(一)做大做强石材行业,增强行业的发展后劲。结合当前的环保形势,进一步健全行业环保监管制度,落实专人强化石材行业环保监控,并通过引进物联网、视频监控等先进手段,对企业生产作业实行实时监控,巩固并拓展石材行业整治成果;积极与上级沟通联系,争取石场续证。多做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提升石材行业的技术水平,加大石材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石材产品质量,提升石材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一村一品”,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我镇15个村委会特色农产品多,发展“一村一品”基础较好,如北梭村甜柿今年挂果面积600多亩,为群众增加了600多万元收入;大雾岭气候独特,造就塘坳村、上湾村大山茶声名在外,目前销售单价为800元/斤,销售利润可观;城垌村山地资源丰富,遍山油茶,年均产量4万斤,销售均价100元/斤,供不应求;其他各村的龙眼、大果山楂、南华李、砂糖桔、高州麦菜、尖椒、香砂、益智、牛大力、发财树等特色农产品均较具效益,发展前景好。今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规划,把我镇的特色农产品与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以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为契机,引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集约化发展“一村一品”,突破以往各村单打独斗,农户分散种养经营的困局,形成发展合力,形成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战略格局,努力把我镇的北梭甜柿、大成山楂、城垌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品牌优势、效益优势,推动农民增收。
二、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非贫困村村庄规划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谋划布局,保留村庄特色,体现群众意愿,使村庄规划成为一种村规民约,让群众自主参与、自愿遵守。
(二)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2018年“三清三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标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推进“厕所革命”、镇村两级水质净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小流域、河塘清淤整治,争取到2020年全镇各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基本清除村庄黑臭水体,8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完善土地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加大对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等专项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占用河道建房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开展“清河行动”,不断提升河道水质。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强化村庄保洁队伍,争取在行政村集中收集点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自然村收集点,完成既有生活垃圾清运,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生产设施水平。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省定贫困村发展环境,全力推进石屏至北梭Y349公路扩建工程,加快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成村至石屏村公路路面破烂,影响群众出入”的热点问题,与市交通局积极沟通,争取建设指标,重新铺设该路段,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分级管理机制,继续向上级申请将大成至大雾岭公路纳入县道管理。拓宽禄福至白石吉度村道、石屏至相友公路,完善班车通行条件,争取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加大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抓紧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争取完成镇级自来水厂建设。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乡村减灾防灾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各村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级避护场所建设,保障避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全面提升各村地质灾害、三防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四)突出推动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实施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提质升级行动,完善厕所、停车场、民宿、农家乐等项目建设,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推进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继续运用好春节等重要节日办好北梭春晚等民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通过强化“软硬件”建设,助力省定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上湾、北梭村率先建设成美丽宜居村、创建特色精品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镇新农村建设。
三、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坚持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产业扶贫,多措并举扶持贫困户至少发展1项以上特色种养业或从事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继续做好甜柿、百香果、三华李种植及养牛、光伏发电等项目,增加贫困户收入,不断巩固帮扶效果。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就业服务,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基本技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施兜底保障工程,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动态管理。扎实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整村脱贫退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