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年镇教育协会、镇光教育基金会共发放奖励金200300元,收到热心乡贤、企业和社会人士共358800元捐资,为我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总投资1200万元,规划新建可解决350个幼儿学位的5层共45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综合楼现正建设中。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苹塘镇城乡医疗保险计划参保率为95.5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计生宣传和阵地建设,广泛宣传“全面二孩”政策和计生奖扶等惠民政策,全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达标。
三、着力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践行新时代“枫桥检验”,及时化解镇内各类社会矛盾案件,全年共发生各类社会矛盾案件48宗,已调解成功46宗,调解成功率95.8%,其中需镇级参与调解的案件27宗,均已得到妥善处置,其余均在村一级调处完结。重拳出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累计开展线索摸排63次,共排查出线索8条,其中有效线索6条,破获涉恶案件1宗,打掉涉恶团伙1个,整治涉乱行为案件5宗,刑事拘留10人,行政处罚13人,教育2人,逮捕8人。
继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不定期对辖区内的相关企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力度,消除国道龙吉段交通黑点安全隐患。全年对辖区内进行安全检查186次,出动检查人数共982人次,其中专项安全生产检查12次,共检查企业158间次,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67条,跟踪落实整改的67个,隐患查处整改率达100%。
抓实抓严土地利用和规划建设。全年依法整改违法建设行为6宗,复绿3宗,较好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完成危房改造任务8户,完成圩镇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修编。完成省住建厅(第二期)城乡规划建设遥感监测疑似违法图斑核查和查处24宗。
四、扎实推进规范化建设,政府形象显著提升。
持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自觉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狠抓反腐倡廉,把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四风”,建立“问责+清理”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重点工作大督查,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收集代表意见建议21条,已办理19件。对中央和省委巡视、国家和省扶贫考核、中央环保督察、中央扫黑除恶专项督导、国务院大督查等多方面的反馈意见,精心制定整改方案和责任清单,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与此同时,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了新发展,统计、审计、旅游、应急、保密、档案、地方志、农村土地确权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及镇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大力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苹塘镇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苹塘工作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不足:经济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任务繁重;社会治理、社会管理能力还不强;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加快着手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切实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历史使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提振发展信心,积极主动作为,奋力谱写苹塘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的精髓要义,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力抓产业兴乡村、打基础固根本,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全面打造平安美丽幸福的泉耕田园小镇。
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做强做优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金瓯米”“青洲米”“泉水西洋菜”等稻米和蔬菜品牌,抓好南药基地、金煌芒产业项目发展,继续探索村企共建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强加大对中材水泥罗定有限公司、广东海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配套服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实力强、技术高的企业落户苹塘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生态旅游,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等自主创业,形成区域优势产业和品牌,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抓好稻米、果蔬等特色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