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乡村名录
水寨镇地处县城,是五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84.32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协和村、河尾村、良美村、黄井村、上坝村、坝美村、员瑾村、大岭村、罗湖村、大布村、犁滩村、大湖村、澄湖村、莲洞村、七都村、平湖村、大沙村、高车村、中洞村、善坑村、榕树村、岗阳村、坝心村、黄狮新村)453个村民小组和6个居委会(西河、公园、大坝、府前、园岭、新城),全镇总人口约47940户169871人,耕地面积952.47亩,其中水(旱)田754.36亩、旱地136.92亩、水浇地61.19亩。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
总人口10.2万人历史源远流长,拥有宋帝曾经留宿过的万江古庙、数百年历史的妈祖天后宫、笃庆堂、科兰公等众多古建筑;人才辈出,有“南粤慈善家”朱的先生、“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许应裘先生、林才文将军等300多位杰出乡贤。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盛产青榄、枇杷、杨梅、龙眼、荔枝,尤以青榄为特色;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如姜糖、云片糕、落汤糕等;茶产业发展迅速,全手工制艺的留隍草席获评市非遗。...
北斗镇总面积9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3.5万亩,耕地面积5493亩,林地面积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8%。境内四面高山环绕,韩山山脉和桐梓洋山脉东西相连,构成绵亘20公里的山群,其中桐梓洋、猴子岽一带是原红十一军革命遗址群所在地。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分别是北斗村、庆瑶村、下溪村、茜坑村、拾荷村、才口村、桐岽村和桐新村。2022年总人口17686人,常住人口5769人;镇内基础产业为农业,主要作物为番薯和水稻,特色产业为茶叶和红花茶油。...
龙岗镇,位于丰顺县北部山区,东与大龙华镇及黄金镇相邻,西与丰良镇接壤,北面与梅县区交界。028县道横贯集镇,于丰良接206国道可至县城、市区,949县道联通梅南镇。丰良河穿境而...
张李乡全年共制作墙体宣传画15块,386平方,安装大型公益广告牌10块,安装一般公益广告牌64块,达700多平方。张李街道制做渡锌广告15块,文明创建公益展示小品12个。规范设置停车位137个,张李、时寺两街道共划标线8100余米,以规范车辆乱停乱放、制止占道经营。拆除废旧广告13个、清除破旧横幅52条、严厉打击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不良行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完成搬迁,规范设置,做到五室齐全、制度上墙,人员到位。...
积极营造“选择大顺就是心安”的一流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推进精准对接、精准帮扶,压实干部包联责任,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土地、办证等要素难题。通过服务企业的口口相传,做到引进一批、服务一批,带动一批。全年先后赴外地开展招商9次,洽谈对接项目15个,超额完成招商引资1.25亿元和省外亿元1.2亿元的任务,新签约项目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4个。深入落实县项目建设“3133”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全年谋划项目32个,入库纳统14个,组建项目攻坚专班,全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力...
大明湖街道位于历下区老城北部,行政面积1.48平方公里,下辖6个城市社区。总人口9327户、1.9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46万人、流动人口0.40万人,管理党员1220名。辖区内有大明湖...
坭陂镇地处粤东兴宁市中南部,距兴宁城区13公里,西邻刁坊、北靠宁新、永和二镇、东接新圩,是全省260个中心镇之一,同时在2010年被省政府授予技术创新(工艺)专业镇。因对外交通条件以及邻近兴宁城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坭陂成为周边乡镇及自身区域集聚与辐射的中心。境内交通网络发达,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S225省道、兴将公路、兴松公路纵横交错贯穿于境内。梅河高速公路兴宁东西出(入)口毗邻坭陂,使坭陂成为珠三角辐射的山区镇之一。坭陂是“华侨之乡”“商贸之乡”“教育强镇”“工艺基地镇”“纺织基地镇...
新陂镇位于兴城西郊,东连兴田、宁中,南邻福兴,北接叶塘,西与五华县毗邻。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面积43.0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1000亩,耕地面积17579亩,水(旱)田面积14801亩。2022年,全镇总户数11102户,总人口39065人,工农业总产值10304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5080万元、农业总产值47960万元;财政总收入2160.6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9万元。是年,粮食种植面积24766亩,总产11277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2878亩,总产10903吨;水果种植面积...
迎河镇地处寿县西南,东濒肖严湖,西临淠河与霍邱县相望,南接张李,北抵正阳关,地处肖严湖洼地,素有“寿县西大门”之称,是全省重点建制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
堰口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供水供电充足。济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5.1公里,并在高王村境内设立芍陂(quèbēi)服务区,在十字路街道境内设有安丰塘道口。国道G237(寿六路)纵贯全境16公里,堰苏路、堰陶路、堰开路、十迎路等县级公路四通八达,村、组通上水泥路。现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二座,1个自来水厂,日供水6000余吨。...
寿春镇坐落于淮河中游南岸,背靠流传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传说的八公山,东隔淝水之战古战场与煤城淮南相邻。S203线、S301线和合阜路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本镇曾为楚国故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华东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佛教报恩寺,楚文化博物馆,八公山帝母宫、黉学等,古建筑群19处,还有楚王、淮南王等古墓葬,寿春城等古城遗址。其中,古城墙、寿春城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春镇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新建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藏量相当于全省其他县级藏量的总和,...
古镇品质明显提升。全力挖掘古镇文旅资源,提升国家非遗传承展示水平,讲好古镇红色革命故事,搭建宣传平台,推送古镇人文风貌。2022年,投入资金320万元完成了东门清真寺、淮安客栈、林成忠商铺、亚西亚公司等古建筑修复工程。姚家巷、北隆兴、李氏住宅、陶氏住宅等古民居修缮工作已全面实施,项目预算286万元。对全镇文保单位建立台账,规范监管,逐步实施古城门、古民居、红色文化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改造工程。对玄帝庙公园3A级景区、镇南老街2A级景区进行打造提升,进一步推进街区建设,完善绿化、亮化、污水管网和给排水、垃...
杨楼孜镇简介 1.镇情简介 杨楼孜镇地处颍东区的东部边缘,西连口孜镇,北邻新乌江镇,东与颍上县江口镇相接,南与颍上县新集镇隔颍河相望。全镇面积40.8平方公里。下辖8...
【工业】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入驻企业逐年增加,工业经济稳中有升,率先在全区建立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限上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依托我镇区位优势和独有的“天天集”现状,大力发展商贸业。新增企业16家,富航建材、粮心粮油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招商引资项目4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5230万元的年加工20万平方米铝合金门窗项目,投资6600万元的年综合利用100万吨建筑废弃材料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年产2万吨管道预制件项目,以及投资600万元的生态科技农业项目。...
罗岗镇地跨东经115°38',北纬24°25',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处兴宁北部地理中心位置,素有“北六中心”之称,是连接江西省、龙川县等地的交通咽...
经济效益良好。2022年,埔前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987.0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6亿元,增长3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5亿美元。
地理位置优越。北距河源市区18公里,南距惠州75公里、广州、深圳160公里、香港170公里。205国道、惠河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穿越全境。...
人口民族。2022年末,全镇户籍人口有13853人,其中瑶族人口占比52%,镇域常住人口7453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4.1%。12个村(居)委中,新村、下寨、茶坪、东田4个村委为瑶族村。
——经济实力。2022年,镇域生产总值为1.6亿元,同比增长3.8%;乡镇级及以下企业生产总值达1332万元,同比增长22.3%。当年签约产业招商项目1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额达2751万元。...
人口民族。2022年末,全镇户籍人口3072户12113人,其中瑶族人口6999人、约占总人口的58%。农业人口11727人,占总人口的97%。
——经济发展。202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8546万元,同比增长6.27%。财税收入方面,全年完成非税收收入182万元,同比增长15.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96万元,同比增长5.17%。...
必背,原叫“鳖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必背瑶族属过山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分...
人口情况。2022年末全镇总户籍数2976户,户籍人口13991人,常住人口约7000人。共有12个党支部,党员337人。
——经济实力。202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增长5%(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9756万元,增长9.5%,第二产业1878万元,下降1.4%,第三产业1.17亿元,增长2.3%,镇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5.53万元,村(社区)集体经营性纯收入119.14万元,同比增长7.1%,粮食产量2351吨,增长2.5%。...
人口民族。2022年末,全镇户籍人口11455人,境内生活着汉、瑶、畲等民族同胞,其中少数民族1436人、约占全镇人口的11%。年末常住人口2600余人。
——经济实力。202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为27555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27万元,同比增长34.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67万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额6484万元、同比下降42.3%。前三季度在全市60个一般乡镇中的综合经济排名第1位。重点建设项目1项,总投资75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人口民族。2022年末,全镇户籍人口17766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226人,乡村户籍人口1354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3.79%。
——经济实力。2022年,一六镇地域生产总值达30699万元,同比增长5.8%,乡镇(街道)级及以下企业生产总值150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73万元,第二产业53万元,第三产业575万元。镇级及以下项目投资完成额达3799.4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2万元,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106万元,同比增长4.9%。...
人口民族。2022年末,户籍总数10090户,总户籍人口约 4.6 万人,以汉族为主,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较多,青壮年较少。
饮食文化。大桥镇饮食文化独特,农家菜有禾花鱼、麻包豆腐、濑油茶、三角麦糍、酿豆腐等。主要特产有石头猪、大桥酸辣菜、黄桃、油茶、水晶梨、南瓜、花生等。
经济情况。202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55617万元,增速11.1%,增速在全县排名第一。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3.81万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673.7万元,经营性收入519.9万元。大桥镇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电站...
全镇户籍人口38505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7662人,农村户籍人口30843人,城镇人口主要聚集在镇区附近的社区、凰村、莫家村,城镇化率达20%。全镇人口主要来源于客家原住民、渔民、瑶族迁移移民、水库移民、流动人口等,其中水库移民迁入共629户2778人涉及9个村委22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