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精准严实,脱贫攻坚赢得阶段成效
我们聚焦脱贫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指标和“八个一批”政策重点,大力推行“十制工作法”,统筹推进产业脱贫、志智双扶、强基补短、党建引领“四大工程”,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年脱贫退出510户1695人,2个贫困村整村出列,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2.91%。县上2次在我镇召开问题整改经验观摩交流会,接待省内神木市、市内西乡县和兄弟镇办观摩学习10余次。在全县半年交叉考核中,新丰、新元村位列101个贫困村前两名。
1、党建引领强保障,凝聚脱贫力量。我们重点抓了三个层面:一是夯实领导包抓。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要求,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分片包抓,党委班子成员联片包村的扶贫帮扶机制,实行分管业务和脱贫攻坚双负责,以上率下抓推进。二是发挥合力作用。择优选派18名党员干部到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成立驻村临时党支部20个,抽调359名干部组成20支驻村帮扶工作队,认真落实“一对一”帮扶工作责任。三是培育核心力量。对因工作不力被问责导致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出现空缺的新元等村,通过跨村任职、群众推荐、直接选举等措施大胆启用人品好、能力强、肯干事的党员群众担任村主要干部,实现班子全覆盖。
2、项目产业齐推进,狠抓重点突破。我们始终坚持处理好当前工作和长远谋划,找准攻坚方向和突破口。一是靶向施策,聚焦产业扶贫。在每个村确立2-3个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平川以元胡、水稻集中连片为主的传统产业带,山区以种养殖业、林下经济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实现“户均2亩元胡2亩稻”,年户均增收9200余元。通过5个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270户864人,人均增收830元。二是创新举措,探索脱贫路径。大力推行“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户、企业+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全镇19个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上规模的种养殖产业,共吸纳社员1124户,贫困户入社1011户,入社率77.6%,股金97.1万元,年底实现分红增收。三是叠加施策,加快脱贫进程。紧盯贫困村退出7条标准,共实施扶贫项目21个,投入资金878万元,一批道路硬化、电力提升、小型水利、环境整治等项目建成投用,全镇通村水泥路实现通达率100%;先后组织开展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培训1670人次、转移务工就业1031人;4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达到入住条件,252户贫困户喜迁新居;176户危房改造对象全部竣工入住;159名贫困人口被选聘在林业、协警、教育、水利、环卫等岗位稳定就业;1302户贫困户签约了“家庭医生”;全年共发放小额贷款202笔164.5万元,获贷率达18.9%;低保、残疾、教育扶贫等政策全面落地生根。
3、志智双扶齐联动,激发内生动力。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村村成立乡贤队伍,设置“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开办“爱心超市”,评定“十星级文明户”,推广“一约四会”。隆重召开扶志扶智表彰大会,对40户脱贫光荣户、20名优秀乡贤、20户十星级文明户精神物质双表彰,引导群众树立“脱贫光荣、争贫可耻”的正确价值观。邀请县上宣讲团辅导报告2场次,增进贫困户明理感恩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乡贤“六员”作用,受到省市多家媒体关注和专访报道。
三、聚焦主业主责,农村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我们紧扣从严治党、追赶超越主线,持续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和“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两力两率”大幅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激发,确保了中央和省市县镇各项决策部署执行有力、落到实处,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
1、聚焦“常态”,推进党员素能整体提升。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坚持每月1个主题、1个活动方案,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党章》、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梁家河》及观看《榜样3》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双评议”、承诺践诺、谈心谈话、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等制度,让党员经常受启发、受教育、受警醒;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先后有540多名农村党员上岗履职,办实事、好事1200多件。
2、聚焦“高标”,推进支部创建全面达标。按照“抓点带面、整镇推进”的思路,建成乐丰村为全市第一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并启动王家堡村为第二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市级创建村,引领全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支部成员61名、村(居)委会成员64名、监委会成员60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93名,达到了优班子、调结构、增活力的预期目标。认真开展村级活动场所规范清理工作,拆除展板1873面、摘除挂牌142面、更换挂牌展板61面,建立“三务”公开栏,设置“问题墙、回音壁”公示栏,基本达到村级活动场所室内室外设施完善、布置规范、功能齐全。
3、聚焦“引领”,推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五大行动”和“三大工程”,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察民情、办实事,强本领、扶好贫。认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镇360多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1319户,兑现承诺496条。抓实“党支部+扶贫互助合作社+N+贫困户”工作,开展“党建+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全镇19个村均已动员贫困户发展起中长期产业,以新丰村黄金木耳、向日寺村羊肚菌为代表的12个村已发展起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户户分红、村集体村村增收。严格执行“四支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对全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严格考勤考核,差异化发放村干部补贴,倒逼“四支队伍”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后进村(新丰)党组织集中整顿,选优配强了“两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