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思路(部分内容)
2025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力争3亿元以上项目开工3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亿元、增长150%,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46万元、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58万元、增长25.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6%,全年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以内、空气优良率达92%以上。全力谋划争取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领域“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兴文化、强品牌,实现文旅融合突破
一是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增强古村落内昌硕美术馆、丁杰工作室、青美术馆等10余个特色文化场馆的联动,持续丰富昌硕故里的文化供给,确保全年举办文化展览5场以上,争取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展览不少于2次,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较上年度增长15%以上。力争金家大屋创成省级乡村博物馆,鄣吴村纳入2025年省级文化艺术村培育。依托昌硕文化、半日邨艺术家村落优势,争取全年至少吸引3家艺术工作室进驻,打造艺术工作室集群。持续浓厚“艺术+商业”氛围,加大艺考、艺术类培训机构招引,力争实现艺考、艺术类培训专业机构入驻破冰。
二是扩大文化品牌推广。强化长三角“三地四馆”联动合作机制(三地分别为安吉、上海、杭州,四馆分别为杭州西泠印社、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安吉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吴昌硕纪念馆),办好西泠印社春季雅集,持续打造全球西泠人“地”。运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把昌硕文化内涵与特色渗透到项目、业态、活动等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加大在“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声力度,实现以“小投入”撬动“大收益”。加强与云动未来数字教育等专业公司的商业合作,以“校地企”三方联合的新平台,积极探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融合发展之路。
三是强化文化产业引领。深掘昌硕文化,以文促旅,依托艺术家村落等载体,加大归仁里老街和古村落内新业态植入和构建。持续做好竹扇特色产业发展,传承制扇技艺、打造竹扇品牌,提升鄣吴竹扇艺术附加值。充分发挥我镇文产项目幼儿教育的特色资源优势,持续引导项目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一季度安吉儿童村培训基地投入运营,力争实现全年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来鄣教学培训超9000人次。
(二)稳增长、促转型,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全力确保月亮湖度假酒店、远山文化村、龙山有巢度假酒店(原盈新酒店)等3亿元以上重点文旅项目一季度开工入库,西西里计划度假酒店、月亮宫等千万级文旅项目启动建设,并力争年内主体结顶。扇艺共富产业园力争6月全面竣工。三季度前完成月亮湖度假酒店剩余地块供地。加快建设完善半日邨艺术家村落百人村,深入拓展文旅融合。
二是强化双招双引力度。加大“小而特” “精而美”新业态招引力度,加快推动昌硕书房等5个新业态的建设和运营。以县级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鄣吴文化人才优势,积极招引新经济新产业项目,力争完成3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经济项目2个,完成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市认定不少于3个,青创团队招引不少于10个,全力在全县发展新经济、壮大新产业以及青年入乡工作中展现更多鄣吴担当。
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组织开展民宿、餐饮等服务业相关专业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按照“扇子+N”的模式,打造全链条式扇产业市场,谋划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完善扇艺共富产业园运营方案及相关入驻优惠政策,引导制扇企业、工匠搬迁入园,力争一季度完成5家企业签约,全年完成30家企业正式入驻。认真申请并积极争取通过鄣吴手工制扇技术规范和地理标志品牌认证。
(三)聚青年、促活力,注入乡村振兴动能
一是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打响“美+青春联盟”品牌,新增10所以上艺术类合作院校。做深做实校地毕业季合作模式,构建“一村一高校”结对精准施策,聚焦艺术类高校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有特色的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尝试开拓高校文创产品开发等商业化市场运作模式,促进在地艺术作品成果转化,探索来鄣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艺术作品在地展销机制。全年力争实现全国合作高校超30家,吸引大学生赴鄣写生采风超6000人次,来鄣实习实践高校团队超50批次。
二是不断建强人才服务。迭代更新青年来鄣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座谈交流,收集“青年入乡”金点子。利用文化艺术高校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常态化组织开展以合作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的“浙里昌硕 青年入乡”青年大学生嘉年华系列活动。持续用好三创大赛等平台资源,力争2025年集聚50名以上文化教育赛道青年人才来到鄣吴干事创业。不断优化完善青年共享食堂设施、餐食配置,尝试引进肯德基、瑞幸咖啡等青年喜爱的品牌商家入驻归仁里老街,扩大共享小蓝车投放范围,加快青年艺栈改造装修,全力服务保障青年入鄣的吃住行游娱购。
三是大力营造青年生态。谋划打造景坞村特色文旅百人村,开发集“特色露营、高品质住宿、乐趣味玩水”三位一体的青年乡村游玩路线。聚焦天文爱好者的观星需求,结合高山酒店、露营项目,在将军山打造“青年暗夜公园”,积极对接国际天文联合会,力争在二季度成功申请全国首个“城市双星地”、长三角首个“国际暗夜协会”认证,开发天文摄影、观星打卡地等赛道,利用高山、星空等生态自然资源,以爬山徒步“去班味”吸引户外探险人群,以露营观星“静内心”吸引户外摄影爱好者,打造“两山”理念转化示范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