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牢牢抓住“一户多宅”整治这一大花园建设牛鼻子中的牛鼻子,2018年共拆除“一户多宅”466宗,面积45191平方米;附属用房85宗,2711平方米;生产性用房651宗,面积33182平方米。全面加强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和日常监管,严控新增违法建筑的发生。大力开展尹家村和贺辂亭村“改村提升”工作。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共新建美丽公厕16座,对标提升7座。
环境整治提升“亮点多”。2018年在楼山后村举办2次“美丽庭院创意大赛”。依托楼山后3A景区,将美丽庭院作为旅游业态进行培育,以“花入宅”为抓手,引导农户运用自家的资源,种植各色鲜花绿植等来装扮自家门面,打造“美丽庭院+美丽经济”模式。岩头村以网格为单位,开展以“美丽庭院+美丽菜园”创建模式。农户自己动手美化庭院,在农户自家的院内或院外空地上种植统一安排的花卉、绿色蔬菜。庭院创建不追求华丽,突出“干净”、“整齐”,讲究“实用”,一次性打造,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成本小、成效高,花小钱办大事,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庭院。在全镇美丽庭院创建中形成以楼山后、岩头、红岩为示范,全域铺开的新热潮。
扎实做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18年,全镇平均每日垃圾集中清运量约15吨,经过农户源头分类和一清公司二次分拣,分出可烂垃圾1.5吨,可卖垃圾0.3吨,有毒有害垃圾0.5吨,其他垃圾13吨,实现整体减量35%。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文化育镇作为第一路径,根植传统育新苗,彰显特色增活力,老树新枝引领新风尚
重燃民俗活动。省级非遗全旺板龙,舞动至今,代代传承,祈求年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月五,立夏祭神农、拜饭甑重燃当代人对稻作文明的记忆。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衢江系列活动中,全旺举行了“金秋丰收·庆礼全旺”庆祝活动。“稻花香里说丰年”,全旺从一粒米折射出千年的乡村文明,走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补足精神之钙。新建全旺镇文化站正式投入使用,“学雷锋,做好事”爱心志愿、爱心义诊、普法宣传、书法培训、读书会、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等等活动丰富开展。新建全旺村、幸福源村文化礼堂,不断完善文化礼堂配套设施建设和文化礼堂周边广场建设。一手“送”文化,一手“种”文化,筑牢乡村文化的振兴之基。
提振向善精气。开展以家风家训为主要内容的“晒家风·传家训”书法大赛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了良好家风;春节期间开展送“清廉对联”活动,让清廉文化走进家家户户;举行“晒被子·赛家风”主题活动,讲述家风故事,展示家风家训。依托全旺“三元”清廉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清廉文化故事,挖掘清廉家风家训,深化党建家风基地建设,打造清廉家风小镇,树立清廉家风,净化社风民风,凝聚发展合力。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目标,多措并举强保障,竭尽全力办实事,群众生活再上新台阶
着力改善民生。集中财力改善交通路网,石安线尹家至集镇段道路,环镇北路、河滨路,方全线集镇到柴公岗平土段,楼山后至官塘等道路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养老、医疗、低保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标准提高,新建全旺敬老院全面投入使用,着力提升了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依法监管,持续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的安全事故。教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民族宗教、工青妇、消防、双拥、征兵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平安共建共享。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基础,全面规范基础网格的运行管理。通过职能部门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相互融合,2018年我镇平安建设系统共受理各类事件6095起,办理6095起,办结率100%。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基层网格化治理长效机制,小网格汇聚大平安,网格管理提供便民服务、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把基层情况及时传递给党委、政府,筑牢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专门组织工作组研究破题信访积案,成功化解了部分因重点工作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及众多历史遗留问题。马蹊村、楼山后村、幸福源村、岩头村荣获衢州市2018年度千村(社区)善治暨“三治融合”建设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第一责任,夯实基础强队伍,提振精气有干劲,好的作风步入新常态
严管加厚爱。全面开展村干部“红黄灰”三色管理考评,评定红色干部5名、黄色干部5名、灰色干部1名,加大黄色干部、灰色干部的处置整转力度。建立起一套“严管+厚爱”“激励+约束”的干部管理机制,激励基层党员干部担当负责、奋发有为,倒逼基层组织凝聚战斗力。
权力有边界。厘清权力清单,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在乡村,少数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农村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村级小微权力界限不清、运行路径不明、监督制约乏力。在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结合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实际,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级“小微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0条。对每一条村级“小微权力”以“一事一清单”的方式制定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图,厘清了权力边界,划清了责任范围,实现了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及监委会行使村级权力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