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同志们!一年来,我们抓美丽乡村,建设魅力河桥的初心不改;我们抓镇域经济,谋求发展的脚步不止;我们致力于改善民生,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镇党委总揽全局,得益于镇人大监督支持,归功于全镇上下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河桥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全体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河桥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鼓舞,但也要保持清醒认识,当前我镇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成效不明显;二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集体收入不高,农民收入偏低;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仍有诸多盲点,乡村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文化的特色性、品牌性不足,浙江省文化强镇创建仍需努力;五是民生改善任重道远,交通、医疗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农民增收难问题还未有效破解;六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四风”问题还没有彻底根除,部分党员干部的进取精神和担当意识有待提升。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作为,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力气加以整改,奋勇赶超。
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乘风破浪,绘就蓝图、成就梦想,必须拿出新担当、体现新作为;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只争朝夕、不负韶(shao)华,必须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时代召唤、声声嘹亮、铿锵激昂,河桥崛起、未来已来,必须永不懈怠、一往无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临安区“三化”战略的攻坚之年,是推进河桥“唐昌首镇,古韵河桥”战略承上启下的一年。根据镇四届四次党代会精神,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以及区委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全域化建设,持续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六场硬仗计划”,以“河桥之干”担纲“河桥之赞”,积极开展“八大行动”,全力绘就“唐昌首镇,古韵河桥”跨越发展新画卷。
建议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规模工业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0%;农业总产值增长8%;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2%。
1.深入实施产业经济提振行动,探索产镇融合新模式。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做强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产业之间的藩(fan)篱,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创新“农业+”。依托昌化溪、昌南溪、蒲溪沿线大量的农田、丘陵等自然资源,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入驻,建设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继续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加快中鑫蓝莓、蒲村荷花园、云浪猕猴桃等建设,依托展销会、景区、民宿等平台,将“大路货”升级为“名特优”,拓宽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量。创新“工业+”。重点培育一批能将河桥“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加工企业、电商企业。继续服务好龙头企业,支持杭派食品产能扩容,升达电子合作上市。创新“旅游+”。围绕古韵河桥3A级景区、旅游风情小镇创建目标,突出文化牌、乡村牌、特色牌,谋划好全域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产业”等发展。
2.深入实施项目攻坚提速行动,展现干事创业新担当。聚焦河桥高质量发展,明确主攻方向,谋划和落地一批“新、大、高”项目,全面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抓好“亿元”工程。推进旅游业聚星造月,围绕建设以国漫为主题数字化小镇的目标,重点服务好杭商旅集团与国兴公司合作项目,启动建设河桥古镇一期项目,稳步推进白下区块开发,打造临安旅游的旗舰和龙头,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抓好“千万”工程。聚星造月更需众星捧月,加快建成一批支撑型、拳头型旅游项目和特色精品项目,重点推进秀溪山庄、石室寺精品度假酒店等项目,谋划巴沃庄园、浙西三峡休闲度假村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配套项目的支撑力度,加快建成河桥片管网扩网工程,实现自来水管网全域覆盖。抓好“百万”工程。打好“四好农村路”收官之战,启动昌坑线、西云线、学禾线等提升改造工程,彻底消除在册等外公路。提升集镇承载能力,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老街污水管网等项目建设。
3.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书写绿水青山新画卷。紧扣生态宜居,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镇村建设全过程,继续抓好河流水质污染、农村环境整治等,让自然和谐的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建管并重”开展水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推进蒲溪全流域生态治理项目规划、昌化溪云浪村段左岸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清淤库塘6万方,整治山塘6座,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终端29个。大力整治非法采砂、非法捕鱼案件,强化水政、渔政等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大处置力度。“样板引领”推进垃圾分类。实施“十大业态”分类标准化,建成各级样板村、提升村4个,新、改建垃圾收集站4个,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源头管理”消除污染病害。开展“小散乱污”企业整治行动,巩固提升整治成果,防止污染反弹。持续做好山体治理和林相改造工作,清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木2200吨,山核桃生态化治理3.69万亩。“长效常态”完善建房管控。严格执行农民建房“三带图四到场”、违建抄告等制度,建立网格管理、电子监控、诚信黑榜等机制,确保存量违建即查即改,努力做到新增违建“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