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力以赴优环境,绘制和美宜居新画卷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我们要持之以恒整治提升环境面貌、守护绿色生态,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动员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掀起强大攻势,实现庭院干干净净、道路整整齐齐、村貌清清爽爽。一体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三大革命”,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施“两水共治”。抓好农民建房管控,严厉打击“两违”行为。大力整治“赤膊房”“空心房”,抓好省道S219路域环境整治提升。高标准高品质抓好新的示范点建设,巩固提升澄江村、齐心村和坝子村等原有示范点,形成“核心示范、多点带动”的格局,逐步建成美丽乡村。
全面提升圩镇品质。以美丽圩镇建设为契机和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当前、适度超前,高标准谋划用地、项目、产业储备,留足发展用地,增强发展后劲。强化圩镇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污水管网、路网建设,提升圩镇面貌和公共服务效能。实行圩镇网格化精细管理,配齐配强圩镇专班力量,严抓圩镇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市场秩序,全面提升圩镇品味。
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落实“两山”理念,厚植生态底蕴,推进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低质低效林改造、水土流失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工程。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非法采砂、挖山破土等行为,坚决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沉重代价,让东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三)全力以赴惠民生,顺应美好生活新期待
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群众看得到变化、摸得着幸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三落实一巩固”,把牢“监测预警、识别纳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四个关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常态排查、动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保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增收途径不减、成效不降,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群众关切的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重点领域和“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一批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解决。持续向上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不断补齐乡村道路短板,逐步推进通组路、入户道建设,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开展招工送工,力争全年完成招工500人以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支持中小学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积极落实低保、优抚、残联、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惠民政策,加大对敏感词,请谨慎使用。和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兜牢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
(四)全力以赴抓治理,共创和谐稳定新局面
时刻居安思危,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巩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乡村更安宁、群众更安心、生活更安逸。
注重社会治理效能。不断优化网格化治理模式,聚焦干部力量配备、工作任务分解、督促考核应用等方面,实行网格考核与绩效挂钩,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工作的积极性。抓实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村。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和防溺水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排查和整治,落实落细食品药品安全“两个责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切实抓好应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倡导文明过节过年,弘扬孝亲敬老、厚养薄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等文明新风尚,引导群众自觉除陋习、树新风。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和“五老”、退休干部等作用,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和本地特色人文,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全力以赴转作风,凝聚振兴发展新力量
“拼经济、拼发展”归根结底是拼干部作风,我们必须毫不松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真抓实干转作风、履职担当强执行,真正践行“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加强政治建设,展现政府担当。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落实各级决策部署,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个步调抓到底,真正用政府忠诚担当扛起时代发展重任。
加强法治建设,展现政府公信。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完善政府议事决策制度机制,纵深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群众期盼的事、政府承诺的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真正用政府行政公信赢得人民满意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