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是行政职能不断转变、政府建设明显改善的五年
一是自身建设纵深推进。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干部自身建设,全体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按照“党委领导、依法依规,尊重民意、确保平稳,因村施策、加快融合”的工作方针,2020年全县第一个圆满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相关做法得到县委书记黄海峰批示肯定。同年高标准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10个村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平均得票率居全县第一。
二是政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体乡村干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坚决纠正干部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为,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三是廉政要求严格恪守。认真执行人代会决定、决议,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充分采纳意见和建议。以作风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完善内部管理一系列规章制度,浓厚公诚勤仆的廉政氛围。
与此同时,人武工作完成了民兵整组和征兵任务,为国家输送26名优秀士兵。科协、老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群策群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共同谱写了瑶山乡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五年来取得的不平凡业绩,凝聚了全乡上下矢志跨越、奋力拼搏的心血和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准确决策的结果,是乡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乡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辛勤耕耘的党员干部群众,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老同志,向所有关注、参与瑶山建设的广大朋友,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不优,工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产业链不完善,高质量发展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乡村振兴有待加强,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大,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力求做到思想上有新的解放,理论上有新的发展,实践上有新的创造,工作上有新的举措,千方百计加快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全乡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瑶山加速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必须紧盯目标不放松,抢抓机遇不懈怠,攻坚克难不退缩,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乘势而上,推动瑶山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云溪相伴 长乐瑶山”战略,打造“生态底色鲜亮、生产亮色鲜明、生活特色鲜活、生民本色鲜淳”的“四生四鲜”新品牌,全面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今后五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2%以上。为此,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系统治理,生态底色更加鲜亮
以五水共治活动为载体,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和“污水零直排村”创建,提升农村治污运维设施水平。科学配置垃圾清运车、垃圾收集房、垃圾桶等硬件实施,完善生活垃圾投放、分拣、转运体系,提高分类处置能力。打造一支集污水运维、清洁乡村、垃圾分类等职能于一体的村级环保队伍。强化河长制,实施河道清淤、防洪堤、亲水平台等项目,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土著鱼增殖放流,推进美丽河道建设。深化路长制,实施佑瑶线两路两侧和云溪两侧景观提升工程,并打造成瑶山精美对外展示窗口。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实施山核桃林统防统治、人工割草等项目,强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完善废弃包装物回收机制,提高回收率。加强山核桃果蒲的回收处理,引进山核桃果蒲加工项目。
(二)坚持内培外引,生产亮色更加鲜明
在农业经济上,继续做大做强山核桃产业。依托山核桃林下资源,发展立体农业产业,到2025年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中药材产值超过2亿元。依托千岛湖特别生态功能区大优势,借助千岛农品大平台,实现本土农产品品牌化,到2025年实现新培育品牌3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6家,完成山核桃自然落果5000亩。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培育道地药园,完善专业仓储等配套设施,开发山核桃、黄精保健品、饮品、糕点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积极编制天坪村旅游整体开发规划,实施千亩田、牵牛岗等景区提升项目,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景区接待和服务能力。培育农业户外运动、休闲观光、美丽田园等体验区,融入乡村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旅游融入千岛湖旅游圈、杭黄旅游精品线路步伐。加强与中医药学院、胡庆余堂等知名院校、企业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开展中药材、山核桃产业抚育培管和健康产业研发。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做好浙江红曲科技有限公司、扶正医药等企业的跟踪服务,5年计划培育3家以上规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