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标“高质量”,发展态势稳步向上
持续开展园区企业“腾笼换鸟”和闲置用地清理盘活,坚决淘汰高能耗、高风险、高污染、低效能的企业,确保土地、资金、资产等要素高效集约利用。大力建设望疃物流产业园,发展货物仓储、物流运输,重点培育和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家具公司落地功能区。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项目带动,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以更大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望疃镇地域区位优势,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
二、描绘“新图景”,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一是持续提升脱贫攻坚质效。持续关注贫困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脱贫边缘户、脱贫监测户等群体,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好医疗、教育、产业等各项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结合大排查工作,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主要涵盖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改厕等,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实效。
二是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产业。继续实施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要求,提升“芦沟汪桥”片蔬菜基地、“杨梨园玉光”片水果蔬菜基地、“刘桥丹凤”片蔬菜基地、“蒋疃兴旺”片药材蔬菜基地等四基地建设。加大生猪、肉鸽产业发展,深化与浩翔牧业合作,扶持双飞鸽业做大做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产业,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蔬菜基地,引领带动全镇设施蔬菜和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富有特色、规模适中、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产业集聚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抓住我镇农业大镇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土地最大收益率,坚持现代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型升级。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望疃优质粮食这一优势,聚焦延链补链,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望疃粮食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有序、规范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懂技术、会管理、实力强的“职业农民”,增加农民收益。
三、打造“全域美”,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一是坚持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成果,统筹推进镇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确保村庄持续干净、整洁、有序。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农村危房、厕所、安全饮水工程改造力度,加强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的治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推进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在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下足功夫。
二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大气污染问题,持续推进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使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加强对阜蒙河、芡河水域水质监测,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力度。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巩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科学成果,使土壤环境质量趋稳向好。
三是扎实创建美丽集镇。扎实推进美丽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公共设施功能和承接能力。立足镇域发展实际,破解工作重点难点,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卫生环境,完善道路设施、疏导交通环境,严控私搭乱建、整治建筑环境,实行分类经营、规范经营,全面做好“卫生、交通、建筑、经营”四大秩序整治工作。努力打造自然环境优美、集贸经营规范、道路交通顺畅、建筑秩序井然的美丽集镇。
四、聚焦“惠民生”,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积极落实低保、五保、事实无人扶养儿童、优抚、残疾人、老龄等群体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打造医养结合的高标准敬老机构1个。积极推动社会化养老机构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养老机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基层文化体育队伍,成立业余骨干队伍,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造高质量“扫黄打非”示范点1个。继续开展“送戏下乡”及“读书活动”,镇文化广播站招募健身志愿者,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全镇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深化镇村文明家庭创建。
五、突出“一体化”,推动镇村焕发新貌
一是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对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的支持力度,重点瞄准农村产业路、“断头路”,对部分道路实施更新改造,提标拓宽。利用项目资金、“一事一议”等渠道实现庄与庄、自然村内主要道路全部贯通,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不断优化农村路网。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将因济祁高速取土坑回填造成的压毁路段立项重建,还群众出行方便,让群众支持工作不心寒。加强“路长制”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