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工作举措
(一)积极谋划项目建设
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努力开发智能服务新技术、新平台和新场景等融合基础设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领域,高标准推进城市改造更新等重大惠民工程。申请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设置创新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亮点片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
(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立协调机制,厘清工作责任。全面理清部门间职能交叉、主体不明的责任边界,解决城市管理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突出问题。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快数字化改造,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全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加快智慧养老设施建设,打造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探索智慧环卫建设,提升环卫监管效能,推动街区路标等设备智能化。提升市政道理信息化水平,对接市政道路和桥梁智慧平台。深化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智能充电桩覆盖密度。改善停车环境,改造现有停车场,建设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强化公共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街道、社区内部的道路改造。因地制宜制定细则和落实方案,不断提高我街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
(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筹谋服务兜住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的公共服务类项目。毫不松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多措并举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住外资外贸,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毫不松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安排
(一)高效率推进大学之城治理
1.优化创新资源集聚的创业环境。积极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高校延伸,努力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畅通校企信息交流渠道,鼓励企业、高校院所采取多种形式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高校、金融资本深度合作。开展众创孵化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升烽火创新谷品质规模,构建要素集聚、政策对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双创格局和发展共同体。
2.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烽火科技集团,以华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光电信息大楼等为载体,发展5G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科技服务产业。
3.构建区校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发展格局。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烽火通信公司光通信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地质大学宝谷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重点集聚地球空间信息、光电子信息、5G等产业创新资源,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建设泛南湖示范区、环民大纺大民族文化和国际时尚创意产业园区为抓手,重点集聚互联网信息、物联网、数字经济、现代纺织等新兴战略产业。
4.推动大学经济带创新功能区联动发展。以支持辖区高校“双一流”建设与环大学经济带建设为结合点,整合高校(院所)及周边土地资源,建设环华科大“创业特区”、环地大“宝谷”等环高校院所创新带。依托烽火创新谷、南湖创意产业园、民族文化和国际时尚创意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强大、业态集聚的科技创新功能区块,成为关山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
5.健全区校多领域深度合作的工作机制。健全街校领导定期会商、街领导挂点高校等各项工作机制,狠抓区校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攻坚,促进环大学经济带提质拓面发展。大力实施校友招商,联合辖区高校,定期举办校友招商活动,按照“一项一策”和“一校一策”的思路,出台针对性奖励政策,策划引进一批校友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深入实施大学校园连通工程,推进高校周边规划道路建设。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推动国保、治安、交管、消防进校园,完善视频监控、校园巡控、情报信息、虚拟社会“四网”建设,持续打造平安校园。
(二)高标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完善服务业结构体系。以创新供给激活市场需求,推动新兴服务业突破发展,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和烽火科技集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5G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科技服务产业。以中国地质大学等为依托,发展珠宝研发、设计、鉴定、观赏、销售等一体化工艺品产业。
2.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信号全覆盖。提升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等优势产业的影响力。支持5G产品推广应用,推进5G在办公生活等领域应用。支持烽火通信5G产业项目,以5G技术应用为基础,研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等市场应用。
(三)高要求推行社会保障服务
扩大社保覆盖面,增加参保人数。提高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特困人员供养举措。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把因疫情、患病等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加强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完善残疾人保障和服务。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失业人群技能培训、信息共享、心理疏导机制,推动再就业率提升。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调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依托“大学之城”建设,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和空间。优化创业环境,全方位提供“暖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待业、转岗人员就业技能。完善劳动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