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增企业有效拉动
1-5月,全区新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一家,占47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总量的3.5%。受到新开业无基数的影响,该企业拉动全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0个百分点,对全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率为12.5%。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核算指标排名靠后,低于全市平均
1-5月,全区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64、65行业)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6.5%,全市排名第五,低于全市平均32.5个百分点。全区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类增加值0.2亿元,同比下降33.8%,全市排名第五,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6.9%)。
全区运输相关行业营业收入0.7亿元,同比减少44.2%,全市排名第五,低于全市平均15.3个百分点。
(二)新增企业贡献不佳,有待继续挖掘
今年以来,全区新升规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仅1家,且新入库单位规模不大,对服务业贡献不足,规上服务业亟需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在库的47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中,二季度营业收入负增长的有18家,营业收入缺口约为1.1亿元,拉低全区面上增幅16.2个百分点。
(三)行业发展差距显著,两级分化严重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大类中,6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64.6%;而增长最慢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减少21.4%。两个行业的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3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建议
(一)立足跟踪检测,加快达规入库
联合责任部门共同做好服务业企业梯度培育和升规入库,强化服务业新增动能。建立“准入库企业跟踪监测制度”,密切关注、主动服务,在企业符合升规条件后,及时通知企业按照申报要求提交完整入库资料,做到达规一家纳统一家,确保统计数据客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
(二)立足部门联动,助力稳进提质
与相关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帮扶力度,及时解决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经营成本高等问题,提升服务业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持续性。继续推进“湖十条”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细落实,聚焦重点领域和旅游业、文化娱乐业、道路运输业等重点行业,进一步细化留抵退税、出台资金补贴、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鼓舞企业增强发展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三)立足产业创新,培育新增动能
强化招商导向,招引优质企业,扶持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大力发展科技、旅游、信息、地信等新兴产业,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注重提升传统产业,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入手,注重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增动能,以应对经济运行中的各项风险挑战,巩固服务业经济稳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