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内水域面积400万平方米,居民多傍水而居。境内有四条天然河流,属淮河水系,向北流入淮河。最大的汲河自南向北流经姚李镇,流径达13.2公里;漫流河自西向东流经漫山红村、关山村,蜿蜒十余里注入汲河;头道河流经大顾店村、双红村向北注入吸河;二道河流经龙凤村、合兴村向北注入汲河。境内水域面积宽阔,水系发达,90%村庄可实现天然河流直灌。
姚李镇位于安徽省第一大水库梅山水库径直下游区,境内水渠密布。史河总干渠自南向北穿境而过,长约18公里;汲东干渠自西向东流经镇南,长约12公里。下骆山、红星、姚李、看花四大人工支渠如密如织,充沛的水源、密布的水渠,满足了农业灌溉的需求,造就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优势。
(二)区位优越。姚李镇地处六安市叶集区、裕安区、金寨县三地结合部,是六安市金三角的重要一级,是合六叶312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宁西铁路穿越镇区12.7千米,在姚李关山村设有火车站,站货运启用于2006年,客运尚未开展。沪陕高速,沪汉蓉高速在镇大顾店片区一分为二,另与六潜高速相互交汇,大顾店互通立交桥成为境内重要交通枢纽。全镇拥有姚李站、大顾店站两个高速出入口,是全市140个乡镇(街道)中少有的拥有两个高速出入口的乡镇之一。G312、G105、S366、S251等组成镇区主干路网。合六金(合肥-六安-金寨)轻轨正在规划中,在姚李设有客运站。市公交线331、666路直达姚李镇区,实现公共交通半小时市镇通达;距离合肥新桥机场90公里,约1小时车程;距离武汉市220公里,约3小时车程。
(三)农业新兴。全镇耕地面积9万6千亩。镇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棉、麻、桑、油、茶、枣、板栗、油茶、毛竹畜禽、水产、蔬菜、蔬菜、水果等百余种农副产品,稻田生态养虾、龟、鳖养殖面积达数万亩。镇内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农业服务企业达200家,山核桃、中药材、水南瓜、甜叶菊、冬枣、油桃等优质特色产农业蓬勃发展,合兴小南瓜、漫山红冬枣、荣鑫油茶、虾田米等优质成熟农产品品牌称誉当地,产品远销国内外。近年来,姚李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推进特色农业走向产业化、集群化,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全镇稻虾综合种养户已发展近200户、面积达2.0万亩,全镇建成百亩级及以上示范点13个。抓好集中连片万亩示范优质稻订单生产,积极走品牌农业、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四)工业强盛。始建于2008年的六安市经济开发区姚李工业园,坐落于姚李镇西部,园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累计投资约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内供电、供水、绿化、路灯等相关配套完备。202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8.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姚李工业园以纺织、板材、建材、新型材料、高新技术为发展方向,入驻企业43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姚李镇工业园区作为叶集区开发区的园中园,与区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产业园和化工集中区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首位产业新体系,依据叶集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列资工作的意见,抢抓京津冀、珠三角产业转移机遇和全面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契机,开启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工作格局。2020年预计实现招商引资落地资金3亿元。
占地8000亩新材料产业园正在规划中。
(五)商贸繁荣。“收摊子就赶姚李庙,买家伙来逛供销园”的妙语生动地描述了姚李镇商贸的繁荣和对周边几十里乡镇的吸引力。建成于20世纪末的镇农贸市场,日上市人流量过万人,日交易额达200万以上,年交易额超过7亿元。为满足市场扩容需求,平衡购销矛盾,缓解严重交通拥堵、人员拥挤,姚李镇人民政府部署建成镇农贸综合市场,于2017年竣工,占地33亩,建设面积2.7万平方米。综合农贸市场的落成,丰富了商贸经营内容,在给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进一步助推了镇集市经济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城镇扩建、人口扩容的发展,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先后数十家楼盘开盘,近百幢楼房矗立而起,年均在售商用住房达10万平米。
全镇商事主体数量庞大,仅经工商部门登记统计,个体经营户达4000余户,全镇平均每20户家庭即有经商家庭1户。镇有集餐饮、商务、会务、住宿为一体的三星级酒店一家。规模性商业综合体3处,大型商超总营业面积超2万平方米。农村淘宝势头强劲,电商业务网点实现村级全覆盖,每个业务网点年营业额达60万元以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助推,落户姚李镇的叶集扶贫馆线上扶贫助农超市建成,“当地鲜品、每单日达”的销售配送模式让本市区居民能够品尝到最新鲜、最地道的农家美味的同时,产品更是直供安徽省直多家机关食堂、生鲜超市。
2019年,时值庆祝第2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姚李镇美食文化节开幕之际,姚李镇受誉“安徽省美食文化名镇”称号,成为全省拥有美食文化名镇美誉的两个乡镇之一。五里美食长街,食文化元素随街可见,餐饮夜市经济红红火火,彻夜营业。
(六)旅游方兴。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可期。距今6000余年的红墩寺古人类遗址镌刻着人类文明起源的痕迹;城东岗遗址出土的汉代文物展示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镇内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漫流河翠竹夹岸,清河盖绿水,十余里河道沿岸,省级美丽村庄星罗棋布。下骆山为大别山系余脉,漫山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四季葱茏,卧佛寺、仙人洞、白蛇洞传说闻名遐迩。全市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收录全市10处建筑,建于清代的邵高楼和20世纪60年代的微波站入名在册。红色旅游资源更是多多,中共霍邱县委诞生地、苏维埃县政府旧址、赤卫军保卫军、张国焘指使杀害“改组派”烈士集体罹难地、虎头岗烈士纪念园、陈宜贵将军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