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镇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是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称“亚父城”。
历阳镇地处皖东,濒临长江,是全国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安徽省文明镇、安徽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先进镇,镇域面积164平方公里,辖15个村(含2个农村社区)、12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13.9万,常住人口15.3万。机关在岗人员总共267人。行政编制72名,实际在编人员64人,其中副科级及以上干部36人,班子成员11人。事业编制72名,实际在编64人。退役军人专项岗位及帮扶就业人员32人,临聘干部24人,劳务派遣52人,财政、农办、自然资源所等上划部门43人。村(社区)“两委”干部共211人。现有党员4492人,27个党总支,166个党支部,391个网格。
2022年度,实现财政收入1.5亿元;全年固定资产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41亿元,同比增长36.9%;规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9.41%;规上工业企业11家,限上服务业、批零住餐及建筑业53家;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7.2%。全镇15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13.24万元,同比增长101.8%,其中100万以上村4个,50万以上村13个。
历阳镇镇情,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千年古镇。历阳是和县城关镇、县城所在地。公元前204年,项羽封范增为历阳侯,始建历阳城,又名亚父城,辛亥革命后,改称宣桂镇,1949年,复名历阳镇,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阳镇文化底蕴深厚,有2000多年前范增所建的“亚父城”遗址,春秋时期伍子胥渡江的“渔邱渡”和“浣沙祠”,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做寿而建的万寿塔,唐代刘禹锡的居所“陋室”及其千古名篇“陋室铭”,唐代诗人张籍读书的“桃花坞”,宋代建造、朱元璋登临议军赋诗的“镇淮楼”,明代建造的“文昌塔”“和阳桥”,民国初年建造的“喜雨亭”,全省历史文化街区篾匠街等等。
蔬菜之乡。历阳镇是和县大棚蔬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安徽省第六批“一村一品”蔬菜专业示范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镇蔬菜种植面积11.5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3.8万吨,产值达8亿元,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绿源蔬菜标准园、德生蔬菜标准园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太平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蔬菜专业示范村。辣椒、番茄等17个蔬菜品种获绿色食品认证,莴笋、毛豆等31个蔬菜品种通过无公害认证。
滨江新城。历阳濒临长江,有约19.6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和得胜河、双桥河、太阳河三条通江河流,尤其拥有八百里皖江最好的深水岸线,在建总投资15亿元、年设计吞吐量2000万吨,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节能、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皖江港,着力打造港腹联动的临港经济产业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建设长江生态保护示范区。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着力构建“一脉、两核、四区、多点”空间布局,投资8000万元规划占地112公顷,含建筑配套、道路、景观及绿化等的重点民生项目—浮沙圩示范区,和在长江沿线14个自然村及金河宋圩片区域,投资4000万元建设长约5公里的历阳镇乡村振兴示范片,打造长江西岸的“江北薛家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