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沈村镇位于宣城市东北部麻姑山下、南漪湖畔,距市区20公里,318国道、宣狸、宣南铜高速穿境而过,S604朱沈路连通朱桥、五星,交通便捷。沈村镇镇域面积115.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4万亩,林地3.48万亩,辖岗桥、丁店、双塘、胜利、太阳、杨星、武村、胡村回族村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沈村社区),2022年常住人口2.2385万人,户籍人口3.9545万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石灰石、石英石为主。沈村镇历史悠久,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就是宣城的商业重镇和商贾云集之地,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群,胡村回族村为全国民族特色村寨,沈村镇“麻姑晓月”、“南湖落雁”美景闻名遐迩。
经济发展。2022年沈村镇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6万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3亿,同比增幅45.8%,体量和增速均居全区乡镇前三。全年完成技改项目2个,投资7515万元。全年完成民间投资3.55亿元。新增2家外贸企业,全年进出口总额1091万美元。
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沈村镇共有三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总投资3.25亿元的治宏精工一期项目办公楼已竣工,厂房主体已完成50%,预计2023年6月份投产,该地块作为全区首例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改革试点被深改办推广;总投资2.85亿元的中茂新型建材项目已竣工并进行设备调试,预计2023年3月份正式投产;总投资1.1亿元的南方建设集团二期干湿砂浆项目已投产。全区第六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我镇治宏精工地块举办。
农业现代化建设。2022年沈村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02.4166万元,全部达标,同比增长52.39%。其中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经济强村4个,其余均超10万元,其中武村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分红村,全村355户村民分红11.35万元。持续加强村账镇管,严控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全面消除负债村。全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5个,总投资1800多万元,其中9个村(社区)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项目华栋皖南地方品种土鸡养殖项目已正式完工投产,首年84万元收益已到账。全镇新增流转土地7000亩,土地集中流转率达82%。全年新增2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80余家。全镇现已建成6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千亩示范片、12个水稻施肥示范片。
乡村振兴成果。2022年沈村镇动态调整脱贫户683户1249人、边缘户31户58人、监测户37户,落实网格包保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积极申报到户项目,截至目前补助103户自营发展类、6户吸纳就业类到户项目,共计申请补助金额20.6万元,小额信贷累计完成74户,贷款金额总计345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沈村镇持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镇区天然气管网、自来水管网、弱电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5网下地建设。投资150万元对集镇农贸市场和集镇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镇区整体形象。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农村建房审批,全年完成17户农村建房审批。常态化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完成9户危房改造。全年完成17条农村道路建设,全镇12条主干道已成功申报2023年农村道路安防工程。实施了40公里主干道沿线绿化提升工程,联合交警部门累计完成7处临水临崖道路安全隐患整治。
民生福祉。2022年沈村镇全年新增就业180人,其中为工业企业输送员工100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个,开发短期见习岗10个,安置见习大学生1名,开发临时性专项岗8个,安置失业人员就业5名,开展劳动技能集中培训5期,培训人数214人次。全镇参加社会保险缴费人员13219名,缴费率100%。城乡居民医保人员31610名,参保率达93%,居全区第一名。全年新增低保46户65人,新增五保18户18人;发放临时救助23人次,救助金额37975元。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三残”入学率达100%,完全扫除l5岁以下文盲。开办社区及村一级老年大学,全镇10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均已挂牌开放。
生态环境保护。2022年沈村镇进一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措施,投入奖补资金50余万元对全镇老旧收割机械进行更替,主推秸秆粉碎还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我镇5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依法取缔关闭2家散乱污企业。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按照“一场一策”“一户一策”要求完成325个养殖池塘尾水治理,南漪湖生态湿地修复工程顺利完工,南漪湖流域非法围网已全部拆除并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做深做实林长制工作,镇级和村级林长全年共完成巡林436次,解决具体问题32个。全镇各项林业增绿增效任务均超额完成,其中人工新造林面积80亩,完成任务的160%;退化林修复面积3148亩,完成任务的105%;省级森林抚育面积2143亩,完成任务的107%。投入5万元配齐配强镇村森林防火器材和消防救援队伍,获全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镇村两级投入150余万元对突出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新增配备垃圾桶200个,清理、清运各类生活垃圾共约3600吨。整合资金180万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镇区人居环境整体水平。全年共完成15户非卫生厕所改造。持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全年农药使用量同比实现负增长;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5%,直连直报系统32户畜禽规模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建立一户一档,完善粪污销售台账,顺利通过省第三方督察组现场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