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镇位于江淮大地、巢湖之滨、省会合肥西南,距今己有255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1949年2月设三河县;3月改设三河市(县级市);1950年3月撤市改区,1956年1月,撤区建镇。全镇现有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12个村,总人口近8万人;古镇景区面积4.71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共产党员2168名。
三河源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在此交汇而得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曰:“三河镇在安徽合肥县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远古时期,三河为巢湖水中高洲,鸟鹊云集,故名“鹊洁”、“鹊岸” 等,后因泥沙淤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成为沟渠如网、广阔富饶、商贾云集、兵家必争的南北通衢之地:汉、晋时期称“鹊尾渚”;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洁置三河镇。《左传》记载的公元前537年春秋时期吴楚相争“鹊岸之战”、晚清时期“三河大捷”均发生与此。这里以“千年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形成了古河、古桥、古街、古巷、古民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独特景观。古镇内规模成片地保存着古西街、古中街、古南街、古东街等晚清时期徽派建筑群,完整保存着刘同兴隆庄、“三河大捷”古城墙等历史遗迹,游客畅游其间,流连忘返。三河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抗日远征军将领孙立人、爱国侨领董寅初、新四军将领孙仲德、四川总督刘秉璋、淮军名将潘鼎新等众多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使得三河古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河美食取南北之长,集徽、川、淮、扬等菜系之大成,又与本地土菜、米酒、茶干等名菜名点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美食风味,堪称徽菜精品,享誉皖中大地,深受南北食客青睐。三河民俗文化丰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地方剧种——庐剧的发源地;三河羽毛扇与苏州娟团扇、杭州纸折扇并称中国三大名扇;三河四子同乐米酒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漫步三河古镇,观赏的是美景,品味的是美食,感受的是文化。
昔日古镇多锦绣,今朝三河换新颜。近年来,全镇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广大干群拼搏进取、争先创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荣获“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安徽省森林城镇”“合肥市第六届文明村镇”等称号。2022年,全镇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财政总支出6.29亿元,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6.4亿元、工业增加值4.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实现限上零售额4.6亿元。
镇域发展赋能增势。突出旅游统领。规划实施三河镇环境提升(水系贯通)项目,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环境提升(一期)项目中的景观河道整治、配套道路提升改造、景区复古修复等各项建设工程,亮化美化核心景区墙面,持续完善全域供水体系,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统筹项目建设。2022年共谋划大建设项目23项,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其中9项作为重大项目纳入肥西县重点项目系统;完成龙安安置点竣工验收,1598套安置房实现圆满交付。加快城乡融合。改善公共交通环境,直连合肥市区的811路公交专线正式运营;加大交通安全投入,合铜路、三河路、李滨路实现亮化,照亮群众回家“最后一公里”;振兴大道全线贯通,串联“六舒三”公路和环巢湖大道,极大缓解往返合肥主城区的交通压力。优化为企服务。聚焦“一改两为”,为企送政策上门累计40余次,指导企业申报各类奖补资金200余万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6万亩,粮食产量3.61万吨,落实环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农药化肥“双减”和配方肥推广工作。培育特色农业。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绿色优质粮油、绿色优质果蔬和水产健康养殖三大产业,借助古镇旅游资源,深化农旅融合特色农业,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建设好“一区两带”特色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新增家庭农场120个,合作社5个,培育种粮大户237户和市级龙头企业13家。1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00%全覆盖。建设和美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新建57座卫生厕所,认真落实农户改厕“一站两体系”建设管护。
一年来(2023年),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重点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态势更加稳健
围绕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深入谋划,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奋力开创镇域发展新局面。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23年,全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8万元,达全年目标的120.58%,其中税收收入 8029万元,非税收入1979万元;财政总支出4429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73万元(含上级追加支出指标),政府性基金支出28025万元。实现规上建筑业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50%;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7.27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限上零售额7.47亿元,同比增长66.4%。投资方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工业投资2.46亿元,技改投资2.3亿元。全年新增规上(限上)企业6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莱牧高端乳品暨大健康品牌孵化项目、富光不锈钢杯壶生产线一期等项目快速推进。全面走访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精准发力解决企业和项目经营问题42个,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招商引资提振动力。围绕泛食品和智能制造两大板块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产业高度集聚的“小而美”精品园区。开展招商引资洽谈25次,新增华莱士(安徽)食品生产和冷链中心项目、联海智能建造和科研中心项目等5个签约项目,总签约金额19.88亿元。经济普查质效并重。建立“周例会、周督导、周通报”调度机制和镇领导班子“1+1+N”重点工作联动机制,动态调整“两员”结构,选拔专业财会人员进入数据审核专班,打造专业化队伍,圆满完成“五经普”前期清查工作,累计清查普查对象6829个,确保普查不漏一户、数据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