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决战决胜脱贫摘帽。对照贫困县退出标准,紧盯“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和“两率一度”等核心指标,做深做细各项工作。严守脱贫标准、严格脱贫程序、严把脱贫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实现152户417人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3%以下。突出“双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重点,以“千干下基层”为工作抓手,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改,补齐工作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市县督查、省级评估和国家抽检。
二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认真抓好脱贫攻坚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有门路、产业发展可持续。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持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坚持帮扶力度不减,压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提升满意度和认可度。
(二)厚植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园区要素保障,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复兴镇与临江产业园协同发展战略,将园区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复兴特色的产业体系。力促各类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技术能效,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提升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规模和层级。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积极搭建企业用工、融资等平台。做实做细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家底,为后续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决策参考。
二要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第一要事,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要求,聚焦首位产业,广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确保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全力做好诺凯鸿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力促企业尽快投产达效。积极推进“产城一体”,扎实做好临江产业园征地征迁工作,进一步强化征迁办工作力量,落实征地拆迁激励机制,努力完成公用码头、物流园等征地拆迁任务。积极为征迁户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三)加大城乡建设管理力度。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建管结合,采取过硬措施,不断改善地区承载能力和人居环境。
一要加快城镇功能配套。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国土空间规划统领各项资源利用和发展。深入推进镇区文化设施和路网建设,启动镇文化活动广场和华兴路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完成同兴路建设,缓解中心小学周边交通压力。确保华阳北路建成通车,打通安师大附属复兴中学与复兴路的连接线。加快复兴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确保上半年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县供电部门支持,启动老街线路改造工程,并对复兴路杆线进行综合整治。
二要提升城乡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法规,严守规划和耕地红线,严格履行批准手续,坚决打击顶风违建和土地违法行为,确保“两违”管控常态化,确保不出现“大棚房”问题。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巩固建成区整治成果,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行、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等专项整治,规范镇区及主干道店面广告设置,强化垃圾清扫、车辆停放及市容管理的监管。
三要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加强对污水收集及输送管网的运营管理和维护,确保发挥真正实效。积极做好镇本级环卫保洁与全县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PPP项目的有机衔接,落实日常监管制度,努力实现全镇垃圾治理工作的提档升级。深化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完成农村改厕600户。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继续巩固王营、占峦县级中心村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复兴三峡、同兴三峡两个县级中心村和王营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确保通过上级评估验收。
(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统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库区移民后扶项目,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完成2018年度扩面延伸工程11.379公里建设任务,同时抓好2019年度 7.015公里建设任务,实施农村危桥改造2座,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占峦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实施。加强对水利闸站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切实提升防汛抗旱水平。积极做好宿松县九成35KV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的服务保障工作。
二要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抓实科技增粮措施落实,实现粮食总产稳步增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大棚蔬菜、葡萄、瓜蒌、中药材、稻虾共养等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确保畜禽养殖企业环保达标,积极落实好后续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规范、指导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依托小孤山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