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22日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汤池镇人民政府余先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汤池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支持和监督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工作思路,扎实苦干,务实奋进,努力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亿元;财政收入1714.46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实现2.9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995元,被安徽省民政厅授予“千年古镇”称号。
一是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我镇2014年在册贫困人口3001户,9336人,贫困村5个,贫困发生率17.6%。一年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下足绣花功夫,今年,实现了881户2636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25%,五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健全领导组织,各村在镇扶贫办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挂图作战。健全保障体系,配强镇村扶贫工作人员力量。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产业扶贫惠及5个贫困村和1947贫困户。建立2个扶贫驿站、5个扶贫车间、4个扶贫基地,落实就业95人。安排辅助性岗位150人,安排护林员200名。光伏扶贫受益贫困户2142户,累计发放金额210.7万元。享受各类教育资助人员1346人,发放教育资助金额124.3187万元。申报职业教育“雨露计划”173人,申报金额25.95万元,县内外教育资助1173人,补助金额98.3687万元。代缴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全面实施,“180”“351”政策全面落实。金融扶贫扎实推进,完成发放扶贫贷款433户2122万元。住房安全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完成危房改造537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86.2万元,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在今年省第三方评估中,群众满意率100%,错退率为0,漏评率为0。脱贫攻坚工作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较好”格次。
二是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全年完成财税收入752万元。成立各类农民合作社29家,家庭农场13家,销售农产品1828万元。继续加大名优茶开发,在龙眠、常院、镜石等村建设以良种化栽培、机械化修建、生态化管理、绿色防控为主要内容的茶叶示范基地。招商引进总投资1亿元的山核桃生产基地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元黄金茶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李公麟艺术馆项目已完成征地及前期规划报批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三是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对非法采砂巡查,扣押处理挖机16台次;打击制止非法采石8处。对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的7个方面问题,及时予以整改,顺利通过省市督查验收。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露天秸秆焚烧得到有效禁止,城乡环卫一体化一次性全面推开,实现全覆盖,采取高位推进,组织观摩等方式,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改水改厕350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投资31万元在龙眠、常院两村中心村庄建立雨污分流处理设施。茶谷建设强力推进,投资360万元完成小兰花主产区道路大岭村至桐城的茶道建设,配合完成龙眠山风力发电基地道路建设。
四是民生工程惠及大众。33项民生工程全面竣工。实施资产收益项目2个,财政扶贫项目72个,累计投资1703万元。实施道路畅通工程20.156公里,总投资2576.06万元。完成第一批31个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申报、实施,完成第二批17个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并已经审批。投资2.6亿元10万平米三江安置小区建设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水、电、路及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工程招标已完成。合枞高速228户房屋、958.29亩土地确权、附属物清点登记工作已提前完成。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完成全镇各村农村集体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并在西河村完成农村“三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五是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共计放映电影近400多场次,送戏下乡活动全面开展,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对全镇31个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了更新和充实,对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深化了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工作。加大对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力度,安排专人对文化站进行全天候开放。对留守儿童开展暑期各种文艺培训和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组织开展老干部参加县老年委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组建舞蹈队,参加县广场舞大赛。顺利承办全县2018年度老教现场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巩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3至5岁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100%,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投资660万元的城冲中心校总部教学楼和师生食堂工程正在施工中。
六是社会事业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惠农政策。计生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各项指标全面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铸安”行动,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发生。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重、促”深入开展,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210多起,全年无进京赴省上访,涉军群体、分流人员、教师群体稳控到位。信访工作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第一名表彰。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突出抓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0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按月缴费,开启了养老保险并轨新时代。省级首批“康养小镇”完成申报,已顺利通过。“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支持关工、残联、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章程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