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建设管护,提升乡村品味,彰显“巢南山水画廊”,着力打造生态银屏。
全面推进集镇建设管护。总投资4000万元的集镇整治项目基本完成,收尾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扎实做好公共设施的管护工作,从集镇环境、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灯光亮化等方面,建立管护机制、落实长效管护责任,巩固建设成果。提升美丽乡村品位。按照《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的规定,稳步推进2018年度省级中心村募基墩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展示乡村特色、体现乡村品位、彰显乡村魅力。力争在4月份启动关傅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出台已建成的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办法。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三清一改”“五清一改”工作,把永久性保留的自然村打造成风貌独特、人文厚重的“山水画廊”。健全环境监管机制。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加强裕溪河银屏段水质监管,落实环评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管。扎实开展环保督查,持续深化环境污染防治,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完善污水回收处理。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S208沿线治超和降尘力度,全年严控秸秆焚烧。积极谋划烟花爆竹禁放工作,确保2019年10月起,推进我镇“全域禁放”。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全面落实“林长制”,大力实施“五绿”工程,落实人工造林340亩,封山育林500亩,退化林修复500亩,森林抚育2500亩。绿化3个村庄、3个塘坝,创建1个省级森林村庄,巩固生态银屏成果。
(四)着眼稳定增收,激发内在动力,以产业融合促发展,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发力脱贫攻坚。着力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有序、合理发展产业园等各种措施,在原有8个产业园(车间)基础上,重点加强芙蓉茶叶产业园和三胜扶贫厂房建设,通过分红、促进就业和鼓励贫困户自种自养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各帮扶责任人严格按照包保责任制要求,定期上门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情况,完善档案资料,提高贫困户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镇扶贫办积极宣传脱贫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千方百计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热情,增强内生动力。坚决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继续推动银山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结合古村落保护,打造民俗项目,融合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修复陈家山口“新四军和含巢抗战支部”旧址、蒋家河口战斗遗址等,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充分发挥银山智人遗址、浮丘钓台、岱岫晴云、芙蓉叠翠等人文资源作用,让美丽人文产生旅游经济。放大生态农业效应。结合“望湖山”“岱岫晴云”等品牌,培育“一村一品”来做大特色产业;以广兴粮贸、双喜圆、天成科技等企业为辐射区,以18家家庭农场、42家合作社为载体,培育农业园区来做强产业载体,培育家庭农场来拓宽经营主体参与方式,培育服务中心来做好助农平台建设。
(五)树牢底线思维,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社会保障,增进民生幸福祉数。高度关注信访维稳。完善信访调处化解机制,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确保本地重大网上涉稳信息“零遗漏”。重点做好集体访、越级访及信访老户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积极落实依法治镇。常年聘用法律顾问,推行村级聘用法律顾问制度。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发挥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矛盾纠纷依法调处。有序推进“121”工程,确保雪亮工程稳定运行。坚守安全生产红线。着力解决安全意识不强问题,推进规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压实企业全员责任制建设。依托“六项机制”加强企业安全隐患风险排查、预警、研判等,持续推进各类专项整治,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促进计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整合卫生和计生队伍,开展岗位练兵,组织妇幼保健、计算机操作等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深挖“两非”案源,督促村专干做好孕情摸排及上报工作。做好农村合作医疗、药品零差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优及妇幼保健、村室基础建设、计生特扶等各项卫计民生工程及新家庭发展中心创新项目,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及时开展各类救灾救济工作,及时发放各类补贴资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扎实推进社会保险的征缴,全面完成市级下发的任务指标。加快民生工程进度,尽快完成新建敬老院功能提升,早日实现两院合并。
(六)突出干部管理,注重制度约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书写群众满意“新答卷”。
银屏要发展,干部是关键,这就急需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切实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银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从严从实,扎实开展“三查三问”对照检查。自觉检查工作上是否贯彻落实上级及镇党委决策部署。紧扣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坚决保证“三大攻坚战”等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围绕园区升级、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找准问题短板弱项,突破“难点”“堵点”“痛点”,以实干高效赢得群众点赞。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动廉政建设入脑入心。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谋事、依规办事、依纪行事,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把纪律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严管“三公”经费和非生产性支出,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坚持党的领导,合力营造“一盘棋”“大合唱”氛围。坚决服从党委领导,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始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抓、行动同向、工作同频。自觉接受镇人大及各位代表依法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打造“阳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