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借力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全力提升设施农业配套建设。在2018年完成4万亩的基础上,2019年投资4500万元,治理总面积3万亩,水泥路24.35公里,涵管桥179座,板桥154座,塘11个,小沟54条40公里,中沟6条7公里,机井257眼,绿化10600棵,杀虫灯200盏。
在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设施的过程中,马井镇坚持统筹兼顾,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挥高标的效益,充分的结合马井镇设施农业集中区,及合作社分布区,优势互补,产建结合。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致力生态环境,提升环境治理的“净”与“脏”
重拳整治“净”化环境。开展蓝天保卫行动,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守护碧水行动,深入落实“水十条”,充分调动全镇32名巡河员及属地村工作的积极性,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清河行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关停“散乱污”企业,确保镇域内水质优良达到国家要求。开展捍卫净土行动,持续实施“土十条”,重拳打击固废及危废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整治农村“脏乱差”。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全年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8件,拆除“五小”企业3家,关闭无拆除禁养区养殖场23家,改造各类养殖场112家,改造燃煤小锅炉14家,拆除燃煤小锅炉6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做到增产不增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卓有成效,累计清运秸秆柴草6400吨,建筑垃圾99500吨,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571吨,清理沟渠25公里,清理村内沟塘426口,完成改厕900户,乱搭乱建243户,建设公共厕所169所。持续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及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镇138个自然村2.8万农户人居环境得到全面的改善。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社会共治的长效工作机制。抓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加河流治理力度,划定河流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实施人工造林1160.5亩、森林抚育5500亩,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倡导环保意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倾力民生保障,共建和谐共享的“简”与“繁”
民生保障体系“简”而有“心”。实施民生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发挥实效,落实和推进先进地区的一站式,一个窗口,只跑一趟为民办事制度,解决最后一公里,简化办事流程。完善引导统筹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问题。完善低保、五保保障覆盖面,统筹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保障医疗救助、孤儿生活救助等工作。推进农村文化大舞台阵地建设,建成“幸福之家”。全力推进计生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
社会综合治理“繁”而有“序”。建立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营造安定有序社会环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1个,侦破电信诈骗案件2起,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5%。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排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94件,村级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应急演练扎实开展,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系统全面建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强应急管理,强化综合演练,不断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发展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11名新录用教师充实到镇村学校,314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9人考入萧县中学,所有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享受营养餐。医疗保障建设逐渐完善,标准化卫生院1个,15个村级卫生室已建成。积极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切实做好双拥工作,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统筹抓好民族宗教、科协、气象、工会、共青团、红十字等工作,确保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五)聚焦改革升级,增强发展动能的“旧”与“新”
破“旧”立“新”。打破原来有的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再提升。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设立。“四送一服”工作成效显著,走访企业50余家、完成要素对接、问题办结。“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取得阶段性实效。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基本完成,村集体资产账清事明,成员界定规范有序。镇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效益发挥初见成效。
扬“长”避“短”。萧县已主动向东融入徐州,确立了由线型发展转变为扇形发展的对接思路。定位马井镇为萧县的近郊区,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强化工业、新科技等产业,持续改造提升适宜地域发展的农业种植传统产业,主动配套补链,促进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精选产业发展方向,以芦笋、梨、蘑菇等技术成熟,效益可观的农产品为切入点,模块化发展现代农业基地。抱团发展,引入成熟的购销体系,深度解锁农资顶端采购,产品终端销售的利润空间,打破农产品生产孤岛的产业链壁垒。充分挖掘地理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和培育“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