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精美呈现。坚持城乡结合,全域美丽,全力推动相官、黄牌村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立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推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广村民理事会好做法,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清洁户”“美丽庭院”评选活动。
生态环境精准治理。推进汊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一期工程,持续抓好入河排污口整治,关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定期回头看,持续跟踪,形成常态化管控。坚持疏堵结合,全天候控烧禁烧,继续探索秸秆利用新方法,从根源上解决焚烧秸秆的污染问题。加大烟花爆竹燃放宣传、处罚力度,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加快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四)在民生上出实招,推进社会建设新突破。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剩余22户54人顺利脱贫,创新扶贫模式,利用就业技能培训、电子商务培训等鼓励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借力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持续增加收入。组建镇级“四不两直”暗访组,实现督查常态化。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通断头路,加快施工进度,加强道路建设和维护,保障道路畅通、群众出行便利。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细化全镇各圩口堤埂、涵闸、陡门的检查,做好龙王圩南堤埂加固和相关圩口排涝沟清淤工作。完善“河长制”,完成好河长责任地段巡河APP落实工作,开展河沟“清四乱”集中行动,优化河沟环境。继续做好全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关注镇域排水系统情况,确保安全度汛。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在社会保障方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士兵、新时代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在卫生计生方面,加大家庭医生签约力度,抓好健康普查和妇保、儿保的实名登记工作,强化老龄健康工作。在平安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综治视联网和“雪亮工程”建设,对全镇的社会治安形势实行动态管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与此同时,健全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统计、武装、双拥创建、共青团、妇联、宗教、工会等工作。
(五)在管理上使真劲,实现政府建设新跃升
坚持理论学习,站稳政治立场。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抓好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坚持廉洁从政,永葆清廉本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突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坚持编印发行《汊河效能》。
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治理能力。始终坚持镇党委领导,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做到行政公开透明。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服务初心,恪守为民情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认真办理市长、县长热线,网站留言,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提升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新村部建设。进一步梳理完善村级为民服务中心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坚持创新引领,汇聚奋进力量。转变发展理念,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深入普及电子政务OA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线上办公系统及各类政务微信、微博、手机APP使用,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推进利益导向机制、效能考评机制,细化分解任务,锁定责任主体,严格责任追究。对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比进度、看成效,让先进有里子、有面子,让后进添压力、增动力,鼓励干部想干事、干成事。
各位代表、同志们,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争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全镇上下凝聚共识,团结拼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谱写汊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