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基础仍需夯实;经济总量、质量还需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仍然存在;推进重点工程扎实开展,我们仍需努力;促进居民持续增收,满足群众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政府服务还要进一步优化,等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要在经济发展上抢先机,在保障民生上显作为,在社会事业上下苦功,紧抓经济发展主线,深挖本地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奋进,全力开启鲟鱼发展新气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及桐城市三干会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鲟鱼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2018年,全镇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以上,财政收入增长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以上,失业登记率 %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动力。
继续开展“暖企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结合“引江济淮”工程,打造港口小镇,依托优质的港口资源,把握内河与长江岸线通航的机遇,做活水文章,为航运业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引导航运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形成产业链,拉动航运业由沿江向沿海延伸。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实施“航运强镇、港口活镇、生态美镇、旅游兴镇、特色新镇”五大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做活“码头经济”、“滩头经济”和“总部经济”。
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结合航运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旅游业的开发,认真分析研判,立足地方优势,精心策划、论证、包装具有较高产业发展层次、规模和吸引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精心制定战略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招商规划。继续采用飞地招商、无地招商的模式,加强对外招商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产业链拓展,形成集聚效应完善辖区综合服务配套功能,提升鲟鱼镇的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加大引企力度,确保完成全年3000万的招商引资任务。
(二)突破征迁重点难点,注入发展动能。
全力做好征迁工作。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充分发挥镇干、村干以及社会贤达等人员工作积极性。发挥舆论引导,协调一致、合力攻坚,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解决被征拆群众后顾之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格征迁资金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加强过程监管,确保资金管理合法合规,资金发放准确及时。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保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征迁任务。
深度谋划项目建设。立足我镇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好居民拆迁安置及沿江岸线开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农家乐”,重点抓好特色小镇旅游和招商引资,确保项目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通过乡村旅游促进餐饮、住宿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经济。同时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三资”转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优势明显的居民合作组织,使其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居民增收。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人居环境。
优化生态环境。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责任落实,实现 “河长”对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鲜明导向。按照相关部门安全环保反馈意见,搭建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政务公开、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治水大平台,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污染防治机制,确保长江岸线实现绿色发展。
强化镇居建设。全力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借助引江济淮工程为契机,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做好鲟鱼特色小镇规划,高标准做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争创环境综治示范区。全面实施宜居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行动,进一步完善乡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