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对标对表江浙沪先发城镇,在肥西打造合肥未来城市建设新中心、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点进程中勇当全县标杆。围绕“一个打造、两个建设、两个力争”,实现“五个提升”。具体为:打造经济强镇;建设科创新城,建设宜居美镇;力争建成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园林城镇;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产业发展动能、民生改善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效能新提升。至“十四五”末,桃花基本实现发展高质量、环境高颜值、生活高品质、治理高效能,进入全国千强镇前100名。
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传统产业高端化、动能培育新兴化、产业结构轻型化、发展生态绿色化“四化”上聚焦发力,打造合肥市西南现代化综合性新城区、知名家电汽配产业镇,肥西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到2025年,财政收入年递增达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万元。
产业发展动能得到新提升。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产业、市场、信息等方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主动参与合肥主城区、长三角等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行业带动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建成科创新城核心区基地。对现有企业分类实施“优二进三”和产业结构升级,找出上下游配套企业有效实施以商招商,紧盯项目抓服务,加强项目全周期、全流程服务。到2025年,全镇总部基地项目达到10个以上,上市公司8家,独角兽企业20家,形成集办公、科研、产业于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基地区。全镇规上企业达到70家,规上产值突破80亿元。
民生改善水平得到新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启动一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镇域内市政道路实现“白改黑”全覆盖,全面建成覆盖镇域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合理增加城市阅读空间布点,优化文教卫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农家书屋转型升级,加大民间艺术团扶持力度。“十四五”时期,桃花镇回迁安置划上句号,安置房不动产证全部办理到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速达8%;合理规划增建教育设施布点,全镇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100%;全镇社区卫生室普及率、达标率100%。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新提升。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设“宜居桃花”。加强城市防涝、河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全面完成祁小河流域和镇域内市政雨污管网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和居民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推广普及节能产品利用,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水平;见缝插绿建设小型街头游园、道路绿带、健身步道等,至“十四五”末,镇域内绿化覆盖率达36%,绿地率达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米/人,利用场地源头设施促进径流渗减排的城市“海绵体”系统构建形成,建成国家级园林城镇;继续实施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全国文明村镇。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持续优化政府职责体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诚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两大重点任务,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突出多元共治、协同发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强化重大风险防范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解决影响社会治理效能、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把禁毒整治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保持查控违建高压态势,建立查违拆违网格化巡查整治机制,消减违建存量,杜绝违建增量;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打造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通过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县镇联动、资源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到实处,围绕对照“十四五”规划,以肥西县“打造合肥未来城市建设新中心、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点、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把握大势、发挥优势,全力以赴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的发展目标初步确定为:力争实现财政收入9.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5个;新开工服务业大项目1个,新增规上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限上商贸企业1家。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