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我们仍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乡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困难重重;二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三是少数干部思想守旧,缺乏敢闯敢干、埋头苦干的干部;四是新形势下政府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以上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下功夫解决。
下一步工作目标任务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抓机遇、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总结“十三五”,谋划“十四五”,为踏实走好乡村振兴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一)突出招商引资,强化项目投资
项目是发展之基、投资之源。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结合我镇实际,因地制宜,突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现代特色农业、扶贫等产业项目,调整招商思路,加大招商力度。多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招商活动,鼓励本地和外地返乡有志人士创新创业。二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建设,加强项目储备和沟通衔接,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争取项目资金,实现项目滚动发展。
(二)巩固扶贫成效,决战脱贫攻坚
严格按照脱贫攻坚任务要求,聚焦“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全面梳理盘查,全力补缺补差。咬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盯剩余85户240人贫困人口和生活困难的一般户,精准精细落实各项政策,确保实现全脱贫、不返贫、不新增。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政策,进一步规范低保办理程序,继续坚持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机制。科学制定脱贫后续帮扶计划,健全防范返贫、稳定脱贫的有效机制,筑牢返贫防线。
(三)健全农业体系,促进强农富农
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格局,采取土地流转等形式,引导农民及种植大户发展规模种植,鼓励稻米种植,发展多品种、高质量的稻米种植加工业,打造“皖北稻米之乡”。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鼓励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形成“粉丝小镇”“油桃小镇”等乡村品牌。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着力提高产出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深挖陈仙桥历史神话内涵,兴建农业文化产业园,合理确定产业布局,依托京徽蒙等龙头企业,培育集观光、休闲、体验、采摘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和“小农水”等项目建设,完善农田治理工程和地头沟疏浚工程。
(四)强化环境治理,守牢生态红线
持续抓好砂石料场和码头扬尘污染治理,扎实推进“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做好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及热线投诉较多的养殖场;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厉打击破坏耕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行为,不断规范农民建房行为。
(五)牢记初心使命,加强政府建设
坚定政治立场,对党绝对忠诚,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放下老传统,思想再解放,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政务效能,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强化“马上办”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加强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历练,发扬斗争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切实营造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氛围,让奉献和担当成为一种习惯,推进各项工作见实效、创一流。
(六)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要求,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问题,统筹做好养老、医疗等工作;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常态化做好下访接访、积案化解等工作,充分发挥邻长制重要作用,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扎实开展群众大走访,抓好政策宣讲,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针对国内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举一反三,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宗教场所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