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涡阳县丹城镇基本情况简介

  古镇丹城,地处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即:安徽、河南两省所辖涡阳、濉溪、永城三县,素有“一步跨两省、鸡鸣听三县”之美誉。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大将军曾在这里创建了苏、鲁、豫、皖革命根据地,这里又成了革命老区。几千年来的沧桑变化,一次次文化变革的洗礼,古镇丹城,物华天宝,民风淳朴,仍具有古镇遗风。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现在的丹城,下辖16个村(居)委会,111个自然村庄。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24604亩,总人口为72063人,21332户,南距县城35公里,此距永城市22公里,东接石弓镇,西邻新兴镇,是涡北农业大镇之一。这里土地平坦肥沃, 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有山一座,河流两条,山曰“齐山”海拔41.3米,河叫“包河”、“白杨河”,东西、南北流向,纵横全镇。这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南接涡阳。北距永城市,濉溪县,又可谓是边区重镇之一。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从近年来的文物发掘和各种文献记载、民间传说来看,丹城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据《安徽通志《宿州志》和《涡阳县志》记载“周太子晋尝炼丹于此,故名“丹城”。亦云:道教鼻祖老子,曾炼丹于此,丹炼成骑牛出函谷关,头绕紫气,升空而去,后来此地便以“丹城”为名,在许多碑刻中把丹城撰刻为“丹成”。古时,丹城“龟腚”处有一洞,传为老子炼丹遗址,后人有诗:“老子炼仙丹,丹城上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1992年夏天,这里曾出土“玄帝引宫”碑头一块,碑的正反两面二龙戏珠,形象生动,气势宏伟,可见老子炼丹之说是有一定根据的。1994年春,镇内相氏祖坟修葺,又出土“孔子问礼”碑一块。战国时期,孔子携弟子曾三次问礼于老子,除一次在丹城之外,还有两次在黄河岸边。问礼之后,孔子感慨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wǎng),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zēng)。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丹城在西汉初年曾建县制,名为“舞阳县”,因为汉高祖刘邦之大将樊哙在楚汉相争时在包河岸东点兵,筑有“点将台”,壮大士气,以助军威。继而将楚霸王项羽兵困于垓下,早就一段垓下之围的历史。樊哙的封地就在这里,并非是现在河南省的舞阳县。现在丹城集东一公里处尚存樊哙点将遗址,俗称“将崮堆 ”,经考证为:点将台。老街上有樊哙侯府遗址,后被称作“四果寺”。沿老街发掘古井72眼,井多为陶砖圈砌,大量红陶,灰陶碎片以及少量新陶碎片和小型石器,玉铲和黑陶奔马,另有:圣旨碑古剑、铜钱、石碑、石狮子、石羊、玉器等物品,且街上寺庙遗址特别多,如关帝庙(又名关阁)、土地庙、华佗庙、奶奶庙、火神庙、速报神庙,城隍庙、罡煞楼、大寺、全神庙等等,从寺庙的规模和建制来看,丹城在那时绝非一般的小集镇。据《安徽通志》上说:有唐诸遂良六棱碑,今残石尚存。《宿州志》云:“ 唐诸遂良所撰之碑,在宿州西丹城县古庙中,石作六棱面面有字。”据传说,在“关阁后面,”四果寺“门前有一块八棱碑,面面有字。碑上记载着唐贞观年间兴修关阁的情况。碑上文字丰艳流畅,变化多姿,确系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吏部尚书诸遂良所书。该碑不知何故何时断成三载,民国初年涡阳县县长黄佩兰命人将下半载拉去,而上年截残石已在丹城发现,后被县文化局收存。诸遂良一生撰写石碑颇多,诸如《大唐三藏圣教序》、《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等,诸氏书法名震寰宇,对后世影响很大,八棱碑在丹城出现,想必一定有很不一般地缘故,是可见丹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丹城是苏、鲁、豫、皖根据地的发源地和淮海战役的主战场,英雄的丹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和抛头颅,洒热血,做出过不可磨灭地历史贡献。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主令扔在民间流传,如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谢氏三兄弟”的故事,在解放战争中荣获“解放战争一级支前模范“、“人民战士的母亲、永不褪色的红旗”称号的许秀英的故事等。是这些英雄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丹城人,克服自身不足,发愤图强,把丹城建设成今天的涡北重镇。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英勇智慧的丹城人民秉承几千年留下来的地地缘优势,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先导,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林果蔬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丹城的全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截止2018年全镇规模企业个数3家、限上商贸服务业6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9165万元,商贸服务业销售额达到8578万元,粮食产量60794吨,肉类产量5513吨,畜禽产量687吨。值得一提的是我镇童年葡萄基地的产品,获得2018年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大赛一等奖。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丹城的繁荣和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但这也是丹城人民勤奋工作、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结果。现在的丹城镇已是道路宽阔,楼房林立,商贾云集,货通四海之地,其历史地位和当今辉煌的成绩,相互辉映,丹城镇作为了一个革命老区和省际边区重镇,其发展与繁荣不仅具有一定的窗口作用,更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UB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anhui/9278.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