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镇地处亳州市北郊,因享誉中外的东汉著名神医华佗出生于该镇小华庄而得名,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约4公里,是亳州市的北大门。105国道、311省道、泗许高速、京九铁路和商合杭高铁穿镇而过,区位、交通、人文优势明显,发展环境,发展空间得天独厚华佗镇地处亳州市北郊,因享誉中外的东汉著名神医华佗出生于该镇小华庄而得名,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约4公里,是亳州市的北大门。105国道、311省道、泗许高速、京九铁路和商合杭高铁穿镇而过,区位、交通、人文优势明显,发展环境,发展空间得天独厚。2021年全镇总面积66.39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社区),122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16129户,总人口517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7‰。耕地面积4340公顷,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郊农业镇。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66.45万元,同比增长16.4%。
全镇人口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其余为回族,集中在五里村的后李楼自然村。在农业生产中,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粮食作物减少面积攻高产,经济作物调整结构攻高效”的思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了蔬菜、药材、西瓜种植基地,并发展间作套种,形成了药菜套种、药药套种、粮药套种、粮棉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粮经比例2:8,复种指数达260以上。目前,全镇形成了以程屯、黄庄、邢各等村为中心的蔬菜生产基地,以大吴、黄庄、小奈等为中心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大棚为龙头,以中药材、蔬菜为两翼的农业种植新模式。华佗镇具有药材种植优势:主产中药材包括白芍、牡丹、桔梗、白芷、丹参、射干等20多个品种,是全国最大的白芍种植基地,也是白芍发源地。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以亳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神医华佗这一历史名人效应,坚持“打好华佗牌,唱响旅游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壮大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