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塘口镇位于阳西县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辖区总面积193.39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5299公顷,林地面积11666.67公顷,其中生态林面积5034.33公顷,森林覆盖面积达66.78%。下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29条自然村,户籍总人口约4.4万人,镇区人口约0.7万人。镇域自然风景秀丽,田园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淳厚,绿水青山处处可见,素有阳西“后花园”之美称。
二、生态环境
塘口镇属丘陵地带,最高山峰海拔800-1000米, 辖区内有桐油山环抱,是境内最大河流三甲河的水源地,三甲河贯穿于塘口全域,经程村镇汇入大海。有阳西乃至阳江人熟知的“网红水陂”塘口陂,作为备用水源地。中型水库茅垌水库,长期保持Ⅱ类水质以上的水库,是饮用水源保护区。拥有热水、周南等多处天然温泉,风光如画的同由浸仔湾和树木葱茏的桐油山绿道。
三、乡村建设
打造桐岗、万村、北京垌、塘湾等提升示范村,使各村“学有榜样、干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民宿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成功打造塘口特色“黄皮果园”,建有艺术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展馆、儿童乐园、荷花池塘等,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弘扬优良传统,重温乡愁。通过“树立典范、以点带面”,获评2020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和2020年阳江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四、产业特色
塘口镇产业特色鲜明,有“红姑娘”番薯、毛豆、上垌胭脂米、彭垌黄皮、桐油山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拥有1530亩广东省唯一一块全国富硒认证土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三个三”土地流转政策,在富硒土地建成产业种植基地共8000余亩,富硒产业渐成规模。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下垌、同由联合成功申报了红姑娘番薯省级“一村一品”项目。
五、人文历史
塘口辖区内有泰安堡、定安堡、周安堡、永安堡、镇安堡“五堡”以及迴隆寺、竹松书室等古建筑,迴隆寺现存阳西县唯一一口古钟。塘口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横山村泰安堡是金横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是省级红色党建示范基地,并被列为2022年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横山村2017年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第二批省定“红色村”。马山村委会梅花地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八团团部驻地,是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地,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党员教育基地、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县廉政教育基地,阳江县第一任县长姚立尹为塘口同由村委会塘湾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