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1+9”决策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以及区委“1+1+6”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幸福美丽石碁建设上新水平,用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国家、省、市、区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配合华创产业园、番禺上市企业工业扩产(石碁)产业园、合劲嘉福科技创新城等园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落户石碁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及办证工作。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有计划推进企业上规,推动我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配合做好“三园区一基地”之一的广州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征地工作,为我镇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快三旧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南浦村旧村改造,做好“三旧”改造范围内的出租物业回收、住宅和物业拆迁补偿以及复建房用地和合作地块规划设计,争取上级支持有计划推进市莲路两边物业微改造,营造石碁红木特色小镇的浓厚气氛。通过推介会、行业协会活动推介石碁,吸引全国各地同类行业进驻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桥山村创建省定特色精品村为契机,加大力度创建省定干净整洁村和省定美丽宜居村。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留用地招商开发,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调优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种植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发展。开展2018年度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保障农村和谐稳定和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石碁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二)提升品位,优化城镇软硬件建设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重特大、战略性基建工程集中上马。共投入53亿元实施五大基建项目,分别是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工程预计投入43亿元、亚运大道快捷化改造工程预计投入8亿元、金龙路扩建工程预计投入1.5亿元、华腾路扩建工程预计投入4910万元、莲花路工程预计投入2700万元;投入2亿元启动沙涌涌、小龙涌、前锋共3个水闸重建工程,做好河涌清淤和已整治河涌的两岸复绿美化工作;投入2亿多元实施8个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和南浦村路桥工程,完成莲塘村、塱边村污水支干管网工程建设及前锋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管网工程。推进海傍村等新农村项目建设。建设中心城区立体机械式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开展老旧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和危旧房屋治理。完成市级机耕路建设,推进农村二次水改工程;实施官涌村、前锋村2019年市级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推动桥山村、金山村2018年8个市级美丽乡村项目竣工验收。协助做好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土地征收。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绝不手软,从严从重整治“散乱污”场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扎实做好河长巡河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扎实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深化市容环境的长效化与精细化管理,创建和谐文明美丽石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洁净美家园清洁大行动”,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处理,指导各村创建星级卫生村。争取区农村建房试点,做好村民建房审批和监管查控,铁腕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整治“六乱”黑点。升级改造农村肉菜市场。扎实推进“三线”问题整治工作。
(三)综合施策,保障整体社会面稳定
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借鉴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模式,融合我镇“一中心两队伍”的工作经验,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各类执法队伍、职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目标,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加强工商贸行业、消防、交通、建筑、食品、燃气共六大安全领域的日常巡查监控力度,落实危险源管控治理,深化出租屋“八查”整治,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继续推进规范化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巡查覆盖面,严打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等违法行为。扎实做好农村敬老等群众性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健全应急防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