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整体编制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是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期准备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加强了与规划编制单位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深入开展规划前的实地调研和走访群众,充分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建议,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编制出的规划既让当地群众满意又符合上级相关要求。
(三)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各村选取两到三个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建设环境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自然村作为典型示范村,突出示范带动作用,以典型示范村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通过建设党建公园、雨污分流、巷道硬化、花池绿化、墙面美化等工程项目,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舒适新农村。集思广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土地和建设资金上的困难。村民签订了《北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承诺书》,积极落实“门前三包”,公共区域由村专职保洁员清理。
根据《韶关市交通干线沿线村庄风貌整治提升(外立面整治)资金奖补方案》,按照乐昌市交通干线沿线村庄房屋外立面整治档案资料“一户一档”的要求,积极向市政府申请安排资金,通过补助方式支持乡镇整治,对参与房屋外立面整治的村民给予资金补助。在交通干线沿线村庄房屋整治方面,按照规划主要涉及3个村委20个自然村,全部采取“一户一档”的形式,所有农户积极主动参与,涉及850户,户均投入资金1.7万元,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我镇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良好氛围。韶关市重点廊道沿线村庄整治工作现场会于2019年5月16日上午在我市召开,会前参会领导到我镇的黄坌村进行现场参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重点廊道沿线村庄整治等情况。
(四)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省、韶、市乡村振兴会议精神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结合双“113”工作机制,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强化农民主体作用,保障农民的决策、监督权力,不搞强迫执令,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用简便的办法、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村“两委”领导下,引导和指导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并完善民主协商和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五)探索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让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亮点更亮、更多,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政府是主导、群众是实施载体的主体,一是对整治工作较慢的村、组,我们驻村领导和村干部实行“一对一”上门做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解读,同时,对整治较好的村,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组织镇、村干部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示范村组现场观摩学习,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同时,还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积极推动开展。二是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在政策上首先让村民理事会成员理解和掌握,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引导村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真正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并积极带头拆除应拆的危、旧、弃房,清除杂物等。
(六)加强督导督察力度。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就如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决定,明确驻村领导和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作用。镇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督导组,督导组每周进行一次督导,并形成督导工作台账,以强有力的督察、倒逼工作落实等方式开展,对督察发现工作推不开、进展缓慢等问题,明确问题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对整改不到位的村,镇委对所驻村的镇、村干部不纳入年终评优评先对象。
(七)总结经验,积极推广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各村有不少亮点。一是支部+党员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走在前面,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堆积杂物,带头拆除自家违规建筑,带头做通自家家属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让党员先动起来,坚持以点带面、持续发力。二是爱岗敬业精神值得推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做好群众思想教育是关键,镇、村干部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利用“五一”“周末”休息时间与农户对接,进村入户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三、着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北乡镇依托万亩产业基地,2018年全镇种植马蹄8000亩,产量1.6万吨,产值:1.1亿元;香芋7500亩,产量1.5万吨,产值:0.98亿元。目前,北乡新建了大量的马蹄房、香芋楼,处处呈现出一片新农村景象。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北乡镇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一乡一品”布局。根据地理、气候等条件和种植传统,全镇8个行政村(除上西坑、下西坑两村外),6个行政村全部按“早造种蔬菜、晚造种马蹄”或全年种植香芋的两个模式进行统一规模、连片开发,大幅度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种植经营推进。通过与广西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广西“桂蹄三号”马蹄组培苗和槟榔芋种苗等优良品种和技术,通过良种良法,提质增效显著,马蹄亩产量增加500公斤,大个率提升10%,亩增收1500元;槟榔芋每亩增产150公斤,亩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