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东莞市横沥镇基本情况简介及村社名录

  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部,是东莞市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九镇之一,区域面积44.67平方千米,下辖16个村、1个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横沥镇常住人口为27.93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0949万元。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中文名:横沥镇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外文名:Hengli Town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行政区类别:镇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所属地区:广东省东莞市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地理位置:东莞市东部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面积:44.67平方千米(2020年)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下辖地区16个村和1个社区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政府驻地:东莞市横沥镇中山路419号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电话区号:0769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邮政区码:523460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人口数量:27.93万(2020年)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著名景点:横沥牛墟、逸颐艺舍博物馆、稻香饮食文化中心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车牌代码:粤S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地区生产总值:1740949万元(2020年)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建制沿革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建村始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因一条河横贯东西而得名。明清属文顺乡,归京山司管辖。民国时期,横沥地区设有共和乡(后改横新乡)和横沥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乡合一,隶属第一区,1953年1月至1955年8月,隶属第五区;1955年9月至1957年11月,隶属常平区;1957年,撤区并大乡,成立横沥大乡;1958年10月,撤销大乡,横沥与桥头、常平合并成立常平人民公社;1959年6月,横沥人民公社从常平人民公社析出;1983年8月,撤社设立横沥区公所;1987年4月撤区设立横沥镇。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行政区划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镇下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包括:石涌村、隔坑村、半仙山村、横沥村、田头村、田坑村、村头村、长巷村、田饶步村、六甲村、村尾村、水边村、新四村、山厦村、月塘村、张坑村和恒泉社区。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镇地处东莞市东部,位于北纬22°59′21.74"—23°03′50.4",东经113°55′10.1"—114°01′33.9"之间,东南部与常平镇接壤,西南与东坑镇交界,西部毗邻茶山镇,西北接石排镇和松山湖(生态园),东北靠企石镇,距东莞市区约20公里。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镇南距深圳50公里、香港70公里,北靠广州70公里,处于广深经济走廊中间,广深铁路穿越镇内,广汕铁路和京九铁路汇接点距镇中心5公里;镇内公路贯连市东部快速、环莞快速、从莞深高速、莞番高速,与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融为一体,赴广州、深圳、香港均在1小时车程以内。位置优越、交通便利。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地貌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镇所在地区由东江水经历漫长的岁月冲积而成,是以砂岩为主的水成岩层。全镇总体属于平原地形,内部岗阜丘陵起伏,河谷平原交织其间。境内最高神山(石涌村)海拔57.1米,其次为陂头岭(张坑村)海拔51.7米。镇内森林覆盖率18.28%,绿化覆盖率39.88%。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气候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季风明显,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4.7℃,极端最高39.9℃,极端最低气温为2.1℃。年平均降雨量在1807.1毫米,无霜期365天。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水文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寒溪水、仁和水和东引运河(又称东引河)流经横沥境内,全镇共30多条大小河涌。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寒溪水,又称青鹤湾水,为东江一级支流,其上游为梅塘水,发源于大屏嶂山之观音髻,自南向北经黄江镇、常平镇流入横沥镇田头、半仙山、隔坑、石涌。流经境内4.26公里。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仁和水系寒溪水支流,发源于常平镇土塘村老虎坳,在横沥镇内经六甲、田饶步、村头、长巷、水边、村尾,在新四村汇入东引运河。流经境内5.35公里。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东引运河建成于1970年,上游引水口位于桥头镇建塘口,破东江堤筑闸,无坝引水入小海河,过企石镇后自北向南流经东莞职教城及横沥镇水边村、新四村、横沥村、半仙山村,在半仙山村注入寒溪水。流经境内4.95公里。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人口民族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横沥镇常住人口27.93万人。全镇以汉族为主体民族。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经济综述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1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8085万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1243780万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412635万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5:74.7:24.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6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亿元。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8593万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1255541万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476814万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5:73.1:26.5。实现工业增加值98.3亿元,同比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62433万元,较上年增长4.5%。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产业特点fMH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横沥以工业制造业立镇,是中国模具名镇、广东省模具制造专业镇。“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横沥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从2016年起,连续五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2020年排名第67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guangdong/8765.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