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今年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在上级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洪梅镇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洪梅建设发展和抗击疫情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医务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防控机制亟需完善。全球疫情还在持续,抗疫斗争不容丝毫松懈,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短板亟需加快补齐;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实体经济困难不少,发展动能仍需加强。三是城市品质有待提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四是土地空间仍需拓展。土地开发强度较大,土地收储的利益平衡问题还需破解,镇村两级共同推进拓空间的共识仍需进一步凝聚。五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群众对上学、看病、养老、出行等方面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有待加快。六是作风效能还有差距。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锐气不足、攻坚克难的担当不够,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创新、破解难题的精气神还需进一步提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醒,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执行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紧扣镇委“两城、三板块、一村一品”的工作安排,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推动洪梅全面深度融入水乡功能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0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新增大学毕业生就业17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R&D投入占比保持在4%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监测调度,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加强统筹调度。成立镇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全面做好监测研判、要素配置、企业帮扶、政策落地等工作,确保高效统筹、强力落实。引导企业用足用活市镇财政出资设立的50亿元保企业促复苏稳增长专项资金,并通过市场化方式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高效处置盘活全镇三类空闲土地,深化镇村合作招商、税收分成等政策机制,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创新“镇村合作、股份经营、银行融资”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金共同参与土地储备运营和重大项目建设。高度关注先行指标、侧面指标,对经济波动和异常状况做好迅速捕捉、快速决策、及时处置。
提升经济能级。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强、大、精、优”产业体系发展工程,抓好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补链,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增资扩产。加强项目引进储备、落地建设、投产达产有序衔接,强化规划审批和用地保障,力争年内引进超亿元项目5宗,开工项目4宗。加速推进理文二期、达瑞新材料、东洋旺和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对园区和企业的用地效率分等定级,制定用能、用电、用水、排污权等方面的差别化配置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的领域集中。加强创新驱动,争取全镇R&D投入占GDP比例保持在4%左右,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规上工业企业自建研发机构超33家。
拉动三驾马车。创新机制为投资“松绑”,全力加快各类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引进、审批和落地建设。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动向,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着力稳定企业资金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把促消费作为完善内需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深度挖潜国内消费新热点。以“乐购东莞”“乐购洪梅”为载体,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模式,释放工业名品、特色农产的消费潜力,增强住宿、餐饮的消费动力,大力稳定和促进社会消费。
深化对企服务。坚决落实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扶企撑企政策措施,指导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外贸主体应对疫情冲击和贸易风险,有针对性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梳理出90家“四上”重点企业,实行领导班子常态化走访联系制度,精准推送政策和服务信息,帮助其就地转型、做大做强。围绕企业问题清单、增资扩产清单、项目落地清单,挂图作战、高效服务。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本土优质企业及品牌在本地开展产品销售。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