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有所用,加强就业创业辅导,帮助群众拓展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开展职业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就业创业培训100余人次。新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培训基地,组织18名在校大学生参与暑期实习行动。
幼有所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其中小升初升学率确保100%,无一人因贫辍学;初升高63%,考取重点高中34人次,位列全市第八;从我镇升至高中的学生中今年考取重点大学共计14人次,其中1人为全市理科状元。
病有所医,全镇完成医疗保险征收32000余人次,征收率达98%,经过各方努力,2019年10月龙口镇新卫生院投入使用,新建住院部、门诊综合楼、发热门诊、职工食堂、消防、供电等。建成后镇卫生院将拥有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电子胃镜,彩超等医疗设备,设60个床位,并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上级医院将定期安排专家来我院坐诊,为龙口镇人民的健康提供技术保障。
五、坚持用心扶贫、用行济困,脱贫攻坚深入推进
2019年我镇脱贫253户688人,一是产业扶贫,享受特色产业奖补384人,补贴金额41.74万元;二是兜底保障,2019年全镇贫困人口最低养老保险代缴1359人,代缴率100%,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135人补助金额15.4万元,享受农村特困供养101人补助金额107.9万元,享受农村低保518人补助金额238.7万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295人补助金额16.2万元;三是健康扶贫,2019年全镇贫困人口累计住院535人次产生总费用776.8万元报销725.1万元,综合报销比例达到93.4%,慢性病门诊报销140人次报销金额108万元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0%;四是危房改造,2019年龙口镇危房改造122户发放补助金额241.9万元;五是教育扶贫,享受春季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9人补助金额1.2万元,享受春季义教阶段非寄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161人补助金额8.6万元,享受春季学前教育资助50人补助金额2.5万元,享受春季高中助学金资助21人补助金额3.15万元,享受春季高中免学费资助21人补助金额1.89万元。
六、坚持化解为主、稳控为辅,平安龙口建设到位
一是特殊群体管控,投入60万元建设禁毒中心,全镇吸毒人员共计95名,尿检及见面率达到95%;完成全镇共计283名精神病患者的摸排工作,其中重症精神病患者74人已全部签订责任书;二是积案化解,全镇信访积案共计52件,已化解36件,化解率达52%;三是稳控措施,压实领导包案责任,严格落实“五包一”制度;另各管线领导每日对管线进行矛盾排查,做到责任到人;四是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工作,市下达任务完成测评数4000,镇已完成3241;五是两车保险,完成32万元,计1300余台车辆均购买两车保险;六是平安创建,“平安洪湖赤卫队”做到每日巡逻,并在校园等重点区域设置综合治安执法亭,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七是扫黑除恶,排查案件15件,查否6件,1件提交纪委,8件提交派出所。
2020年工作计划
一、抓集镇建设,以“特色小镇”为新亮点
打造特色小镇,注重人文特色和产业特色,打造刘心源的文化品牌和水产养殖的产业品牌。将刘心源故里与刘家村民宿旅游示范区的文化旅游,中洲芦苇荡、东分块(套口进洪闸)旅游区、白鳍豚旅游区(科教文化,望江台)的生态旅游,后湖水产生态园(岸边客舍、休闲垂钓、竞技垂钓,种植采摘)的农业旅游打造成龙口镇特色旅游品牌。
二、抓综治维稳,以“积案化解”为主攻点
一是测评覆盖,完成“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测评任务,确保“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工作全覆盖;二是积案化解,对全镇各村信访矛盾进行再摸排、再化解,每月研判信访矛盾纠纷,确保信访矛盾化解率达80%以上;三是特殊群体管控,对全镇全域吸毒人员进行摸排,完成全镇重症精神病患者摸排工作,并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四是扫黑除恶,把扫黑除恶工作“回头望”摆在突出位置,提前摸排,聚焦问题;五是平安创建,定期组织平安洪湖赤卫队开展巡逻工作,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七是业务培训,组织全镇各村网格员开展培训活动。
三、抓污染防治,以“巩固成效”为落脚点
一是抓治理,一方面要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为根本出发点,杜绝禁养区内饲养牲猪等畜禽的情况,加大污水收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强化混接污水截流等措施,最大限度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另一方面要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农药污染。二是抓巩固,在前期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基础上,确保绝不反弹,巩固前期长江岸线整治成果,加大非法码头整治力度,协调砂石集并中心建设工作;三是抓建设,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入户管网建设工作,完成地埋式垃圾筒建设工作,全面禁止各村新建垃圾填埋场,确保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
四、抓乡村振兴,以“人居环境”为关键点
以“点”切入,严格贯彻落实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计划》,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多项任务,全力打造傍湖村为全镇美丽乡村示范点;在每个片区选取两个村纳入美丽乡村整治村,加大投入,确保垃圾有去处,违建被清除;多“线”整治,以咸合线、汉洪线两条线为主线,优先确保干净整洁,两线无违建、无生活垃圾、无乱堆乱放等杂乱无章的情况,再进一步绿化、亮化,建立长效机制;多线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全“面”升级,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全面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