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加快转型升级为目标,全力以赴发展实体经济
狠抓招商引资,致力项目突破。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和 “第一抓手”,围绕增强不锈钢产业综合竞争力,统筹部署,全面谋划,高质量高水平招引大项目,全年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5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力争实现招商引资额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聚焦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好不锈钢集中冶炼、金桥焊材、兴达特种钢丝绳、紧固件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转型升级重大项目,以高水平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注重科技引领,加速动能转换。继续发挥国家不锈钢质检中心、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品研究院支撑作用,加强“产政学研”合作与项目带动,提升产业研发水平与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开展科技创新,走专精特新之路,全年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增发明专利3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
建强平台载体,强化要素保障。继续加大上争力度,举全镇之力推动省级高新区创建,确保创建成功。继续推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生态园区创建,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快推进“五未土地”清理,优化工业土地利用效率,将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成长性企业集聚,持续提升亩均工业产值。推进镇区中小微企业“腾笼换鸟”“退二进三”,逐步向园区整合集中。
二、以提升品质品位为核心,坚定不移推动城市建设
高起点制定城市规划。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区域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修编,实现“多规合一”。严格执行城建例会和项目会办制度,统筹做好相关地块征收工作,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优化功能布局,调整工业园区功能划分和企业布局,逐步解决工居混杂、企业分散等问题。
高标准推进城乡建设。加强城市景观风貌打造,吸引高端外来资本协同推进城市建设,建设地标性建筑,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实施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等PPP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园区大道、新泽路改造工程,继续服务园区大道东延、X311改造等市级交通工程建设。全力服务引用长江水工程和镇区110公里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启动盐靖河北段驳岸工程,提升绿化休闲广场,优化公共服务,补齐城镇发展短板。
高水平实施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市容整体提升和重点区域管控。开展园林绿化提升工作,实施泽园景观维护工程。改造老镇区自来水管网,新建一座垃圾中转站,加大脏乱差专项整治力度,推进后街背巷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高效务实的城市管理运行模式,进一步完善防违体系,始终保持“两违”防控的高压态势。
三、以推进生态治理为抓手,久久为功改善生态环境
巩固生态治理成果。做好“区域限批”后续整改提升工作,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成果,持续推进各级环保信访问题妥善处置。继续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回头看”,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稳步推进新源环保公司技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原北酸洗中心区域场地环境污染状况详查及修复工作,做好历史遗留酸洗污泥规范处置工作。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项目准入标准,坚决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户,整治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引导企业提升环保治理水平。积极做好节能减排,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排放。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推行绿色出行、清洁生产,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加强环保网格化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查处环保涉刑案件。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扩大示范村创建工作覆盖面,新增5个村开展人居环境创建达标工作,推进全镇环境卫生持续改善。进一步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河道专项整治“九项行动”,完善河道打捞承包和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镇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谋划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
四、以补齐民生短板为关键,多管齐下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主动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适时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确保贫困人员真脱贫、不返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企业社会保险“四险同征”,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推进教育强镇工程,规划启动现代化初级中学建设,推进戴南中心小学综合楼、中心幼儿园二期工程建设,服务高级中学“兴达楼”图书馆报告厅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精品项目建设,创新举措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健康戴南建设,深化戴南人民医院改革,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计生、统计、档案、保密、文联、民宗、工青妇、关工委、双拥、残联、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